秋涼時節“蛇纏腰”出沒 經常熬夜容易中招

秋涼時節,帶狀疱疹進入高發期。帶狀疱疹在中老年人常見,民間又稱“纏腰龍”“蛇纏腰”,發作時疼痛難忍,嚴重時甚至超過分娩痛。專家提醒,大約1/3的人在一生中會患帶狀疱疹,預防勝於治療,接種疫苗是預防中老年患帶狀疱疹的一個有效手段。
罹患帶狀疱疹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據深圳市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江林介紹,帶狀疱疹醫學上定義為一種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在兒童時期經歷過水痘並康復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還是可能會躲在人的神經節裡面,到老年隨著抵抗力下降,病毒再次激活,表現出來就是帶狀疱疹。
張江林表示,帶狀疱疹的典型表現首先是前驅症狀,如低燒、乏力,食欲減退,與病毒性感冒類似﹔當真正起水疱時,會有典型的單側分布的成簇性水疱,並慢慢會出現一些血疱,甚至可能合並感染﹔再就是疼痛,帶狀疱疹往往在起疱之前或者起疱的時候出現疼痛,疼痛程度有時甚至比分娩還要痛。
50歲以上人群
和慢性病患者發病風險高
據了解,年齡是帶狀疱疹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50歲以上為易發人群,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嚴重。即使身體健康,中老年人50歲后患帶狀疱疹的風險仍會陡然增加。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和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高於健康人群。此外,免疫力比較低、勞累的人群患病風險也相對較高,比如經常熬夜,所以現在不少年輕人也容易得帶狀疱疹。
相比於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發生帶狀疱疹疾病的風險增加。而且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得帶狀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更強。風濕免疫性疾病會造成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因此罹患帶狀疱疹風險也會增加,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2.3~4倍。
建議高風險人群
及早預防帶狀疱疹
張江林表示,帶狀疱疹並非普通皮膚病,處置不當很可能延誤病情,甚至造成更加嚴重的疼痛症狀。在診斷為帶狀疱疹發疱72小時之內應用抗病毒藥物可有效控制帶狀疱疹病毒。
帶狀疱疹在急性期有一定傳染性,因此在急性期要做好居家隔離。
雖然帶狀疱疹的治療手段日益豐富和完善,但對於帶狀疱疹,做好預防是最好的策略。建議市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少熬夜、飲食合理、適當地鍛煉身體,避免過度勞累、熬夜、著涼等,不抽煙、不喝酒,保持人體正常的免疫力。此外,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預防帶狀疱疹的有效手段。
深圳市南山醫療集團總部龍海家園社康中心主任王仁平表示,成年人也需要接種疫苗來抵御疾病、保障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且患有慢性基礎病,容易患感染或傳染性疾病。
老年人選擇疫苗要重點關注三方面:接種年齡、保護效力和禁忌症。部分老年人合並有風濕免疫性疾病,當風濕免疫性疾病存在免疫缺陷或者免疫抑制時,減毒疫苗就是接種的禁忌。但對於滅活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受損不是接種禁忌。建議在疫苗接種前接受專科醫生評估,對既往疫苗針對疾病的感染史、疫苗接種史、患者疾病狀態和免疫調節藥物的使用進行評估。
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