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频道|热点专题
新一届市委常委亮相 马兴瑞当选市委书记

新一届纪委领导班子产生 王兴宁当选纪委书记

    深圳市纪委六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纪委常委和书记、副书记。王兴宁当选市纪委书记,张波、裴蕾、林梓明当选市纪委副书记。

解读

影像

  • 5月24日下午,深圳新一届市委常委与记者见面。5月24日下午,深圳新一届市委常委与记者见面。
  • 马兴瑞当选新一届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当选新一届深圳市委书记。
  • 5月24日,深圳市第六次党大会在深圳会堂举行闭幕大会。5月24日,深圳市第六次党大会在深圳会堂举行闭幕大会。
  • 5月24日,深圳市第六次党大会在深圳会堂举行闭幕大会。5月24日,深圳市第六次党大会在深圳会堂举行闭幕大会。
  • 5月21日,党代会开幕大会现场。5月21日,党代会开幕大会现场。
  • 开幕大会上,记者们在听取报告并做记录。开幕大会上,记者们在听取报告并做记录。
  • 5月21日,开幕大会结束后代表们走出会场。5月21日,开幕大会结束后代表们走出会场。

深圳过去五年

  •  

改革开放:“三化一平台”改革实现多项突破


  过去五年对于深圳来说,是改革开放不停步的一个时期,最为突出的是实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开局。深圳市委按照中央总体部署,结合深圳实际,确立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前海开发开放的“三化一平台”改革主攻方向,在全国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热情。
  五年来,深圳深入推进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率先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改革,建立了各类公务员独立的职业发展通道。率先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为全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与此同时,前海开发开放大提速,在深港合作、制度创新、产业聚集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创新驱动: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的跃升


  过去五年,深圳最为“亮眼”的成绩之一是创新能力的提升。深圳市委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加以推进,深圳获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名列《福布斯》中文版“2014年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榜首。全社会研发投入2014年占GDP比重达4.02%,约为全国水平的2倍。五年累计引进“孔雀计划”创新团队和广东省科研团队59个、“千人计划”人才116名。
  目前,深圳在超材料、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跻身世界前沿。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占全国比例保持在50%左右,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700家,是五年前的3.5倍。华为、中兴、腾讯等一大批本土创新型企业,五年来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  

经济发展:总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双提升”


  过去五年,深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高,2014年本市生产总值达1.6万亿元,五年翻了近一番。进出口总额连续三年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出口总额实现“二十二连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3%,五年提高4.1个百分点;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4.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迅猛,2014年占GDP比重提升到35%,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深圳的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每平方公里产出GDP和财政收入均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减排量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实现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  

社会建设:民生事业和社会治理“共进步”


  五年来,深圳全市财政九类重点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近5000亿元,年均增长22.6%。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2030元,均居内地大中城市最高水平。率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在36个领域实现了“同城人、同待遇”。
  五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7万套、供应9.1万套,惠及人才和低收入群体超过60万人;教育投入年均增长21.6%,新建普惠性幼儿园612所,新增幼儿园学位13.8万个、中小学学位12.6万个;新增医院20家、病床1万张以上,每千人病床数增长37.2%。通过实施社会建设“织网”工程和“风景林工程”,创新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完善“一核多元”社区治理体系和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

  •  

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


  过去五年,深圳市委把建设“文化强市”作为新的城市发展目标,出台实施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规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深圳读书月、创意十二月等 活动成为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
  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2014年实现增加值1553.64亿元,占GDP比重达9.7%,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探索构建“文化 +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产业发展新模式,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五届“文 博会”,累计成交额、出口额分别达10409.11亿元、884.62亿元,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平台。

  •  

城市发展:“特区一体化”建设重大突破


  过五年前,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中央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 大到全市。五年来,深圳连续实施两轮特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计划”,累计投入超过8000亿元,占全市投资的70%以上;原特区外地区路网密度 、千人总体学位数分别提高31.7%、39.7%,燃气管网覆盖率和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分别提高43个、14个百分点,城区面貌实现了大幅改善。
  城市交通全面迈进“地铁时代”,5条地铁线实现网络化运营,运营里程达178公里,2016年将达到348公里。深圳机场新航站楼、深圳北 站、广深客运专线、厦深铁路、广深沿江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投入使用,现代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

  •  

民主法治:“一流法治城市”建设开启新征程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深圳市委鲜明提出了建设“一 流法治城市”的战略目标,实施了“三个阶段、23项行动”,向着这一目标全力迈进。这几年,深圳率先探索人大主导立法新机制,制定实施商 事登记《规定》、加强碳排放管理《决定》等一批在全国有示范性、引领性作用的法规规章。
  率先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荣膺两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率先启动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法官检察 官职业化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开展行政职权法定化和行政执法规范化专项行动,出台国内首个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若干规定》, 运用11个电子监察系统对各类行政行为进行实时监督,让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  

党的建设:从严治党抓出扎实成效


  十八大以来,深圳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对“四风”积弊加以有力整治。深圳市委提出“学在前、 查在前、改在前”的工作标准,明确了“找准存在问题、建好‘病历本’,提出解决方案、开好‘处方药’,确保整改达标、拿到‘健康证’” 的创新工作思路。全市2.5万个基层党组织、44万名党员全部走近群众、接受教育,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5万条,查摆发现“四风”问题32447 个,建立基层联系点1616个。
  推进领导班子“牵头破题”项目2200多项,推动解决了交通、教育、环保等领域一批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开展“会所中的歪风”、培 训中心腐败浪费等各类整治活动162项,树立了特区党员队伍新形象。

深圳未来5年

努力建成更具改革开放引领作用的经济特区

继续发挥好深圳的改革开放“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作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先锋作用,前海开发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建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努力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全面落实《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率先形成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聚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25%。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76件以上。

努力建成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标杆。到2020年,GDP总量达2.6万亿元左右。现代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高端化特征更加明显,未来产业初具规模;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金融中心、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功能显著增强,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配置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高端商务活动聚集地。湾区经济形态和布局强化,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城市。

努力建成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坚持依托内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更加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先行区,成为若干领域在亚太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到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对外投资合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培育形成一批新的本土跨国企业,本土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数量达到8—10家;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管理方式、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程度显著提高;引进国际组织实现重大突破,国际交流活动更趋频繁。

努力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

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实现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包容发展。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有品质的文化服务,使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民生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

出品:人民网深圳频道   责编:王星、张娜、陈育柱、实习生刘鸥   美编:陈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