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双周发布”笋岗专场,深圳市物资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祥发介绍未来金融街发展规划。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笋岗仓库转型而来的艺展中心,如今已是知名的家居采购、创意空间。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打开深圳地图,居中位置有一条南北向的路——红岭路。这条见证着深圳城市传奇的路,总长2.5公里,位于罗湖中心区与福田中心区交界线,两侧分布着深圳政、经、文、教最核心的资源。
除了目前的京基100,红岭路上,未来5年将会出现一群超高建筑:739米深圳塔,600多米的京基新晶都酒店、恒大国际金融中心,520米的城脉中心,2座300多米的摩天地标将相继崛起。
“在这条城市中轴线上,一条绵延2.5公里的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已悄然成型,未来众多高楼地标即将拔地而起,吸纳产业规模将达600亿元。笋岗将成为中轴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10月13日罗湖“双周发布”笋岗专场上,深圳市物资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祥发透露。
提到笋岗,你会想到什么?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是笋岗仓,它承载着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仓储、副食品、五金配件的仓储功能,后来又转变为物流仓库、传统专业市场,素有“中华第一仓”美称。
这里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最大的多功能现代化商业化仓库区、首个出口监管仓库、首家建设5000吨现代化大型冷库、首家设立的进口保税仓……
你可能还会想起艺展中心。这一创建于2000年的家居平台,是由旧仓库区升级改造而成的。它的Title(头衔)光鲜又靓丽——中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设计师采购频次最高的一站式家居平台。随着中国家居业生产和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艺展中心已成为这一行业无可争议的市场引领者,年成交额逾30亿元。
这些都不是笋岗的全部,昔日老仓库,今朝正快速蝶变。“接下来的笋岗,将会是深圳中轴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笋岗片区的重点企业深圳市物资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祥发透露,未来的红岭路将被打造成世界级金融街。
“中华第一仓”将变身CBD商务区
提起深圳的城市中轴线,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莲花山—市民中心—平安大厦。但是伴随着深圳“东进战略”和罗湖城市更新的推进,作为深圳真正意义上的地理中轴线——红岭路开始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这条见证着深圳城市传奇的路,仍将延续传奇。“在这条城市中轴线上,一条绵延2.5公里的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已悄然成型,未来众多高楼地标即将拔地而起,吸纳产业规模将达600亿元。而笋岗将成为这条中轴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10月13日罗湖“双周发布”笋岗专场上,陈祥发自豪地说。
罗湖区经济促进局局长周建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笋岗—清水河片区是2017年深圳重点开发片区之一,也是整个罗湖区唯一入选的片区。笋岗片区也是罗湖区“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打造的十大城市更新片区之一,以及罗湖国际消费中心重点打造的“一河六圈”消费区之一。
据悉,罗湖区政府将以红岭路为主轴打造创新金融产业带,把红岭路升级成为世界级“金融街”,着力打造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基金等大型持牌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区。而笋岗作为深圳市及罗湖区金融改革创新及互联网金融集聚发展的片区,将成为这条产业带上步子迈得最快的一端。在罗湖落实“东进战略”和先行先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进程中,笋岗将成为老城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核心区域,一个全新的“蝶变笋岗”呼之欲出。
未来,这条路两侧将出现多栋500米以上的深圳地标建筑,而笋岗这个曾经的“中华第一仓”会摇身变成集金融科技消费为一体的CBD商务区,成为城市中轴线上的一颗明珠。
“我们几年前就规划了笋岗—清水河片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并大力推进片区以往的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定制化等方向转变,让以前低效利用的土地产业空间向更高产能的方向转型。”周建军表示,笋岗片区与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紧密相连,笋岗未来将会较好地承接引进新兴产业、培养人才的阶段性任务。
“智囊团”引导辖区产业转型升级
周建军将红岭路比喻为“城市脊梁”。未来的红岭路将被打造成世界级金融街,目前已引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平安银行总部、国信证券总部、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深圳分行、浦发银行、平安证券私募基金产业园……未来,还会继续引进全球金融科技前50名企业。
“我们希望通过城市更新,释放优势的物理空间,承接创新、金融等产业入驻。”陈祥发介绍,笋岗依托宝能、深业等大型企业,用大视野布局大产业,“我们很高兴能够看到,像深圳市物资控股集团这样的片区‘大业主’,视野格局都很高,他们支持并配合片区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让宝贵的土地空间不再是问题。”
为何片区内企业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在周建军看来,这离不开全区的产业规划设计,“政府会对片区大业主进行宣讲、引导,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政府对于片区方向转型的原因和思路,在城市更新项目的征求意愿、建成投产等阶段,产业部门都会全程介入,并提供必要的产业指导和政策扶持,和业主一同把产业定位、利弊分析做好,达成一致目标,最终形成共振。”
有了政府这个“智囊团”,自然有越来越多的业主选择加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笋岗城市更新项目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50万平方米,其中70%是产业用房,且大部分将在“十三五”期间完工,个别体量大的项目预计要到2022年完工。目前,笋岗片区已经吸引了招商蛇口、物资、深业、华润、城建、城脉、中洲、宝能、中建投九大开发商强势入驻,共筑深圳中轴片区。
“对罗湖来说,直接释放土地很困难,对接大企业、大业主一同进行合作开发,释放更多物理空间则更为可行,未来我们也在这方面不断发力。”周建军介绍,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越来越多的优质业主愿意释放空间,不少企业找到了合适的物业。
大步向前走的同时,笋岗也不希望传统产业掉队。“世界上没有过时产业,只有过时的产品”,周建军表示,罗湖希望能够引导传统产业向互联网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跟上时代步伐,“这些产业也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能原地踏步。”
观察人士指出,珠三角发展及深圳“东进战略”中,笋岗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从区域位置来说,笋岗是珠三角东岸城市发展轴带上的重要区域,也是“东进战略”的连接枢纽;从城市交通来说,笋岗具备其他区域难以比拟的优势,轨道交通7号线与9号线通车,其中有四个站点位于笋岗,正在规划中的14号线与17号线也将经过笋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罗湖区“城市更新全面实施之年”,罗湖将继续通过城市更新来拓展产业空间、升级改善配套设施、提升人居环境,为全面振兴打开新空间。而在罗湖城市更新的总体规划当中,笋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也是最集中、数量最多、建筑面积和总体体量最大的。
笋岗街道党工委书记赖建华表示,未来笋岗就是要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精心谋划、精准发力、精细管理,着力建设“精致、精品、精彩”城区。用精细化管理实现基层治理与服务精致化,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更新项目和引进企业的精品化,用软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生活精彩化,最终将笋岗建成繁荣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
“中华第一仓”的转型之路
曾经的“中华第一仓”将蝶变成集金融科技消费为一体的CBD商务区,笋岗如何完成华丽转身?转型升级后的笋岗又将呈现何种面貌?从物资控股集团、艺展中心这两家企业的转型升级故事中或许可见一斑。
转型1
老仓库变身艺展中心
曾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火车站仓库区,2000年开始进行改造、升级,最终成为深圳的旧改典范,这便是艺展中心。
许多深圳人都没听过艺展中心,甚至不相信罗湖拥有可媲美宜家设计的家居采购空间。但事实是,创建于2000年的艺展中心,目前已成为全国品类最全、设计师采购频次最高的一站式家居平台。这里正全力打造创意生活空间和美学基地。
近日,艺展中心顺利通过广东省文化厅专家评审及实地考核,获得了“2017年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创建资格,成为深圳本次获得创建资格的两家文化产业园区之一。
一间中式家居商店内,一套典雅的办公家具被众多参观者“围观”。这套典雅的深色调木材家具并不简单,比如“藏”在桌面内部的插线板、放置雪茄的小抽屉等,这套“马云同款”来自艺展中心的U+展厅。
历经17年升级创新,艺展中心现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成熟、最具规模的集工艺礼品、家居饰品、陶瓷玻璃、古典家具、花卉花艺为一体的专业批发市场和聚集基地,也是各国高端工艺美术和生活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值得一提的是,艺展中心还积极搭建了全民参与的文化创意活动平台。例如它已经连续12年成为文博会分会场,组织上千场设计创意公益活动,充分发挥了艺展中心独到的优势,让艺术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成为旧改典范,艺展中心靠的是战略升级,通过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园软环境,筑巢引凤,打造品牌,发挥文化产业园区企业的集聚效应,同时完善高端工艺品市场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园区的升级、发展。
得益于艺展中心,笋岗老仓库已升级为“深圳工艺美术集聚区”,拥有全国行业56%的专业采购客户,占全国行业采购总交易额的80%,全国知名度与设计师采购频次最高的专业商场,国际装饰艺术文化消费中心……这些可喜成绩的背后是艺展中心一次又一次的升级创新,而这些升级不得不提“设计”。
2008年,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首个“设计之都”称号,这极大鼓舞了原创设计师们的创作,他们纷纷开辟自己的设计品牌,成立深圳原创设计品牌联盟。同时,为推动中国原创设计的发展,艺展中心持续引入具有创造性和成长性的原创设计品牌,扶持其发展,已然成为了一个设计品牌孵化平台。
转型2
未来金融科技产业聚集的总部中心
陈祥发介绍,在原来的“中华第一仓”基础上,物资集团正在打造城脉金融科技集群,将成为深圳未来金融科技产业聚集的总部中心,多元生活配套并存的文化中心。除此之外,位于深圳中轴线上的中心点,也是过去笋岗仓第1号仓库的位置,520城脉中心将拔地而起成为笋岗未来的地标。
据介绍,城脉金融科技集群将是一个涵盖不同高度、不同业态的高楼集群,并将形成集产业办公和文化生活于一体的集群式办公空间。“我们不仅是商务颠覆,同时也是体验的颠覆,我们要重新定义城市CBD办公模式。”陈祥发说。
他详细介绍了金融科技集群的两大颠覆:一是价格颠覆,加入集群的企业将享受低于市场价格的房租,但同时保证高品质;二是体验颠覆,这体现在重新定义深圳的甲级写字楼,在陈祥发看来,传统的写字楼就是“装人的仓库”,金融科技集群要做的就是打造出一个24小时不落幕的CBD。
未来,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罗湖:多家米其林餐厅、2家超五星主题酒店,数百个城市会客厅、高级公寓,2个楼顶直升飞机停机坪,多个标准游泳池及大型空中运动馆、影剧院,400米空中音乐跑廊以及艺术剧场、阅览室、书吧等队员配套设施将实现高品质工作和多元文化生活的无缝对接,“这个集群换句话说就是‘愉工作、悦生活’的地方。”
陈祥发介绍,除了目前的京基100,未来5年,这条路上将陆续出现739米深圳塔、600多米的京基新晶都酒店、恒大国际金融中心,520米的城脉中心,2座300米+摩天地标等。一栋栋高楼的崛起并不只是地标那么简单,突出的地理优势和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得地标成为吸引优秀企业集群的磁场,将产生产业和企业的高度聚集效应。
他在发布会上透露,该项目计划引入“1111”家全球大中型企业,包括1家世界顶级公司,10家国际大型企业,100家中大型企业,1000家中小型企业。届时,这个占地9.1万平米的集群将容纳5万海内外菁英人才。在陈祥发看来,这将为罗湖城区的消费提供新的动力,为城区的品牌塑造新的形象,为城区的发展提供新合力,也为城市更新带来新的示范效应。
据了解,当前平安证券私募基金产业园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粤港澳版权登记大厅已进驻了该项目园区,而平安证券私募基金产业园,预估在2020年底,将会有超过600家的备案私募基金公司进驻。陈祥发认为,这两个具有行业制高点的代表性产业的进驻,将吸附更多金融科技企业在此聚集,为罗湖的升级发展带来积极且长远的效应。
■记者手记
城市中轴线的力量
纵观国际知名的大都会,只要是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轴线,其金融科技都会非常发达,如美国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等。红岭路中轴线也不例外。在这里,政府已经规划打造了2.5公里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除了目前的京基100,未来5年,739米深圳塔,600多米的京基新晶都酒店、恒大国际金融中心,520米的城脉中心,2座300多米的摩天地标也将相继崛起。
这样梦幻般的场景似曾相识:纽约曼哈顿的华尔街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伦敦金融城是英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金融等最为集中的街区。上世纪80年代,它每年给英国带来纯税收20亿英镑以上,即使在经济衰退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伦敦金融城也为无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在罗湖实施“东进战略”和先行先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进程中,笋岗注定成为老城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核心区域:新开工的粤海置地、华润万象食家、深业泰富广场、银湖时代中心、兆鑫·汇金广场、深圳(罗湖)互联网金融产业总部基地六个城市更新项目中,有三个项目位于笋岗街道辖区。
笋岗片区是罗湖区“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打造的十大城市更新片区之一,其特别之处在于,片区大业主众多,通过政府的引导、规划、布局,原本寸土寸金的罗湖片区能够二次释放物理空间,承接创新、金融等产业入驻。
这些业主视野开拓,在布局大产业方面也颇有心得,这是让人所乐见的,宝贵的土地空间不再是问题。
城市中轴线能够发挥怎样的力量?未来罗湖可以告诉你。
记者 苏梓威 见习记者 祁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