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省政协委员建议聚焦攻克“卡脖子”技术制定产业政策

2020年01月15日08:4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培育“隐形冠军” 攻关“卡脖子”难题

广东省政协委员秦鉴(左)、邓文基(中)、陈伟东(右)在大会上发言。 记者 耿超逸 摄

  “要加大力度培育隐形冠军,引导企业发展‘专精特新’”“要整合大湾区现有的优势科技资源”“探索大湾区区际法律合作机制”……1月14日下午,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17位省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围绕高质量发展、协同发展等话题建言献策,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聚焦关键技术环节精准施策

  在深省政协委员陈伟东代表民建广东省委员会发言,针对如何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议聚焦攻克“卡脖子”技术制定产业政策,对重点产业和企业实施精准施策,集中资源促进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实现领跑。

  陈伟东表示,当前产业链协同发展效应不明显,制约了高质量发展。建议制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重点企业清单,强化产业链整合,聚焦核心元器件、高端芯片、关键装备与材料、基础软件等“卡脖子”环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邓文基委员代表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发言,针对当前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情况,建议梳理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技术清单,整合全省科技资源,积极引进科研力量,精准支持重大攻关项目。

  “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高质量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较小。”郝传鑫委员在发言中表示,以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代表了知识经济时代最有活力的企业群体,政府激励政策应聚焦于高质量科技创新主体。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秦鉴委员代表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发言,提出进一步优化广东税收营商环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他建议对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尝试给予15%个人所得税税率优惠;对科技创新企业,尝试采用与小微企业持平的5%、10%税率,降低税收负担,鼓励做强做大。

  李积回委员在发言中表示,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9市民营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他建议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出台有利于人、货和资金往来的政策,促进就学、就业、生活深度融合;优化大湾区产业布局,重点建设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港深穗港口合作机制没有建立,枢纽港的整体优势和对港口群的协同引领作用仍没有充分发挥。”葛春风委员建议,要结合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尽快出台新版沿海港口城市布局规划,明确各港口功能定位,统筹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国际竞争力。

  沈康委员建议,以文化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发展,将现代城市的文化定位、空间规划、品牌建设等纳入城市建设的“文化规划”。

  深化双核联动激发“双区驱动”效应

  陈宣群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发言,建议加强广州、深圳两市合作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规划协同,共同谋划广深跨地域的发展战略。

  陈宣群建议,要加快研究出台广深两市科技创新领域合作的相关政策,推动科创产业聚集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对接,联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同时围绕产业布局、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推动“双核”先进制造业、战略性产业向湾区内延伸布局,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特派记者 林捷兴 陈震霖 周元春 方慕冰)

(责编:王楠、陈育柱)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