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让老校园蝶变迎新
“一个暑假过去,我们学校就大变样啦,跑道变成了蓝色的,如天空一般,我们似小鸟一般,尽情飞翔。篮球场的设施也变得更加完善,这也让我对于运动产生了更多的热爱。”8月31日,深圳市南山区阳光小学六(2)班的马梓熠开学报到时非常开心,因为学校不仅变漂亮了,而且运动设施也增加了不少。
又到一年开学季,今年阳光小学开学迎新仪式中有个环节很特别,主题名为“火眼金睛·悟空:我在阳光找不同”,让2-6年级的学生们自己来发现校园变化,找出“新校园”和“旧校园”的不同之处。阳光小学是南山区“百校焕新”中的一个“缩影”,接连两年的“百校焕新”微改造,让学校旧貌换新颜,年年开学都让师生们充满了惊喜。
“‘百校焕新’给我们学校带来很大的变化,改善了学习环境,不仅破解了暴雨天行路难的问题,还扩大了学生的运动场所,重点是增加了消防疏散通道,彻底解决了安全隐患,让学校更加温暖有爱有活力。”阳光小学校长李艺阳介绍,位于南山区桂庙路旁的阳光小学建于2002年,面积仅1万平方米左右,校园虽美却空间有限,缺少风雨设施,体育场地也捉襟见肘。“2023年,阳光小学纳入南山区‘百校焕新’计划后,第一期新建的‘阳光桥’解决了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雨天接送问题,又形成了新的消防疏散通道,还增加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既高颜值又实用,受到了师生和家长们的点赞。”
阳光小学“阳光桥”不仅受到孩子们喜爱,也在2023年儿童友好设计奖(CFDA)大赛中,荣获公众喜爱奖,并荣获2024年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铜奖。
“百校焕新”扎扎实实解决学校痛点
李艺阳对“百校焕新”赞不绝口,她认为设计团队和代建施工单位都非常用心,根据学校的特色,制定了美观又安全的焕新计划。“百校焕新”工程首先为学校进行了地下水管和排水管道改造,解决了积水问题。
同时,为了更好为师生提供一个遮阳挡雨的友好通行空间,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能享受阳光与自然的活动与运动空间,设计单位提出从校门口到教学楼,设置一座线性的架空活动休闲场地——“阳光桥”。长达60多米的“阳光桥”建好后,既解决了风雨天学生上下学出行难题,又有效拓展了校园户外活动空间,同时,桥下提供了夏季阴影的活动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场所,受到了广大学生们的欢迎。
“今年暑假,‘百校焕新’工程又为学校做了楼顶防水,全楼结构加固,走廊瓷砖、排水槽、雨棚改造,教室安全门窗更新,改造了篮球场和跑道,还增加了隔音屏。”李艺阳告诉记者,最让她感到安心的是,“百校焕新”团队对校园建设材料的严格把关,“工程材料进场,首先要在微信群亮相,让学校了解。今年我们跑道材料还组织家长和专业人士现场抽样送第三方机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进行了施工。”
采访中,李艺阳透露了一个细节。8月28日傍晚暴雨后,负责该校的设计师专程赶到学校,检测改造后的雨棚防雨效果。李艺阳说,南山区“百校焕新”微改造工程,确实是一项民生工程,扎扎实实地解决了学校的痛点,激活了传统校园低效空间,提升了校园环境质量,增强了空间育人功能。
焕新校园让孩子更好享有优质教育
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加公平和优质的教育,是南山区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南山一直深入用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持续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不断调整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布局,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及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民生幸福标杆”战略定位,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民生七优”,南山区近年深入实施“百校焕新”“社康新韵”“宜居新品”“文体新境”“绿美新城”“党群新貌”等“六新行动”,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彰显该区高质量发展成色。
南山区建筑工务署负责人介绍,为了打造“以人为本、学生立场、儿童视角”的校园、提升师生学习生活质量、促进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2022年该区推出“百校焕新”校园提升工程。该工程聚焦存量老旧校园升级改造,分3年对143所学校、幼儿园进行焕新,主要以完善结构、解决隐患等基础类需求为核心,同步推进场馆改造、安全提升、智慧校园建设、厕所革命等十大类校园提升改造工程。
“三大变化”打造校园空间改造“南山方案”
“百校焕新”工程,最大的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通过多部门统筹协调,由南山区工务署招标设计团队以及施工团队,采用“研究引领设计”模式,通过“个性化设计+统一施工”,“一校一策”让老旧校园实现精彩蝶变。
“‘百校焕新’实施后,给学校和教育带来了‘三大变化’。”南山区教育局局长杨珺表示,“百校焕新”在校园空间精细化打造中给出“既有代表性,也具示范性”的南山式解决方案,一是变“封闭场所”为“共享空间”。精心选择试点校园,进行社校融合专项设计研究,重塑学校与社区的边界,以“社区微基建”激活社区,让校园成为复合型社区文化枢纽和社区精神锚点。二是变“单一功能”为“复合多样”。空间紧缺是老旧校园存在的普遍性难题。“百校焕新”通过创新设计手法,充分盘活零散、闲置、低使用效率空间,激活冗余空间,拓展教学活动场所,实现各空间的互动串联,有效提升空间复合利用率。三是变“冷冰冰建筑”为“儿童友好对话场域”。用“针灸式”局部微更新,提升厕所、运动场、教室等常用的基础空间使用体验;运用设计手法,巧妙地将室外景色和阳光等自然条件引入建筑,为儿童提供更为友好的、亲近自然的成长环境;打开共享空间,激发儿童空间探索欲望,扩大儿童活动范围和运动量,提高孩子们自我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与社交技能。
空间即课程,处处皆育人,高品质校园培育出“高品质”师生。近年来,南山培养出世界花样游泳冠军姐妹花王柳懿/王芊懿、攀岩世锦赛冠军、国际象棋U16奥赛世界冠军、亚洲跳绳锦标赛30秒单摇跳冠军、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广东省中小学足球锦标赛冠军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南山学子。
除了优秀的学子脱颖而出,优秀教师也层出不穷,南山培育了周舟、何敏儿、彭邓天仪等一大批获得全国、全省教学竞赛总冠军或一等奖的优秀年轻教师。同时,南山教育也获得了全省首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全省首个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等等一系列荣誉。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南山一直聚焦“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等民生领域微改革,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圳实践中走在最前列。(记者 王志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