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政務服務平台“粵省事”實名用戶突破2500萬

2020年01月02日18:11  來源:南方網
 
原標題:廣東人的最愛!“粵省事”實名用戶突破2500萬

  再過一周的時間,2020年全國春運就將正式拉開大幕,而廣東居民可以享受到一項特別貼心的掌上便民服務,隻要動動手指打開手機上“粵省事”服務平台,就可以實時掌握全省公路客運、鐵路、民航的出行信息。作為全國首個依托微信的移動政務服務平台、廣東“數字政府”改革的首個重要成果,“粵省事”自2018年5月上線以來,迅速成為廣東人最喜歡的小程序之一。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粵省事”實名注冊用戶躍增至2511.6萬,業務辦理量突破4.4億,日均訪問量超過1500萬,已成為國內用戶群體規模最大、業務集成度最高、應用便利度最高、用戶活躍度最高的移動政務服務應用。如今平均每4個廣東人,就有1位在使用“粵省事”。

  上線近千項政務服務 80%以上實現“零跑動”

  春運即將到來,依托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聯網售票大數據平台,市民可隨時登錄“粵省事”在線購買廣東省內車站始發的長途汽車票和專線巴士票,也可以實時查詢鐵路列車時刻表、車站大屏、車站全景圖、正晚點查詢、車站熱力圖等,還可以在線查看廣州白雲機場大屏幕同步顯示的全部最新航班動態,並可選擇白雲機場始發航班進行在線值機。

  不僅如此,從出生証、駕駛証到護照和港澳通行証等電子証明開通,從繳納交通罰款到領取公積金,從開具電子稅票到辦理殘疾人証等各項証明,從查詢公務員招考信息到舉報身邊的消防隱患……這些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政務服務,都可以在“粵省事”上“搞掂”。

  此外,“粵省事”還可以關聯身份証、社保、駕駛証等67類電子証照,實現“一機在手”就帶齊所有証照。依托后台各部門數據共享和電子証照,實現事項辦事、信息查詢、生活服務“匯聚掌上”。同時,通過“粵省事”公眾號提供証件到期提醒、政務服務辦結通知、政策解讀咨詢等全方位服務,為市民配備貼身的政務服務“小秘書”。

  目前,平台上線服務事項從最初的142項增至986項,辦理類事項佔比61%,82%的事項辦理實現“零跑動”。平台實名用戶達2510萬人,據統計,“粵省事”流量已佔微信政務類總流量的35%以上。

  據介紹,“粵省事”之所以能一攬子解決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關鍵在於依托了廣東“數字政府”改革集約化建設模式和一體化基礎支撐平台。“粵省事”在全國率先實現群眾日常高頻政務服務應用所需的全部公安人口核心數據信息共享,快速整合業務部門信息數據系統,並以此為突破口,建立起全省統一的身份認証系統,通過“實名+實人”或“實名+密碼”進行身份認証核驗單點登錄,將個人的身份信息與政務服務關聯,有效突破了網絡身份認証對在線政務服務的掣肘,實現“一次認証,全網通辦”。

  同時,通過推動駕駛証、行駛証、居住証、社保卡、住房公積金、出生証、完稅証明等高頻証照的電子化應用,將個人分布在各個業務部門的民生服務進行匯總,推動實現各地各部門移動服務入口整合,真正實現個性化、精准化和一站式服務。

  推出十大服務專區,群眾“點餐”與政府“上菜”結合

  “我今年不打算回老家過年,計劃把父母接過來,利用假期帶著二老去周邊有特色的地方旅游。”在廣州工作的王女士說:“我的攻略都是在‘粵省事’上查的,上面的信息非常全,而且已經分好類,不需要再去其他平台找了,真的非常省事兒。”

  王女士所說的是“粵省事”上的“少數民族旅游服務專區”,包含旅游攻略、景點信息查詢、節慶活動查詢等在內的共10個事項。其中旅游景點和路線覆蓋親子、情侶等6大人群,涵蓋周末游、戶外體驗、採風3種主要出游方式,策劃了民族風情、自然風光、民俗活動等10種路線玩法。

  據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有關領導介紹,自上線以來,“粵省事”從用戶思維出發,以辦成一件事為目的,針對重點業務領域高頻政務服務事項開展系統梳理,匯聚了包含戶政、公積金、社保、醫保等領域省級統籌的高頻服務事項,先后推出了公安、人社、教育、法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出行、少數民族等十大服務專區,將群眾“點餐”與政府“上菜”相結合,實現政務服務精准供給。

  其中,廣東省公安廳“智慧警務專區”和廣東省人社廳的“指尖人社”專題,分別上線高頻服務事項256項和117項,公安戶政業務實現在線辦理全覆蓋。兩部門推出的居民身份証電子憑証、駕駛証、行駛証、居住証、醫保卡、社保卡等9種個人電子証照,真正實現了群眾免証辦事,有效拉動用戶和業務量成倍增長。

  與此同時,在充分發揮“數字政府”一體化平台優勢和數據基礎上,各地也結合實際對“粵省事”服務開展創新,上線了更多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

  比如,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証服務在惠州等15個地市接通后,又在本地拓展出繳費管理、多種社保証明開具、失業保險待遇領取等26項服務﹔肇慶、珠海和陽江等市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度挖掘項目與“粵省事”平台對接,推出電子星湖卡、一鍵找廁所、停車查詢和繳費等精品應用,有效提升了平台在地市服務群眾的廣度和深度。

  “我們在‘粵省事’平台建設過程中,始終強化政務互聯網思維,將互聯網的平台思維、流量思維、跨界思維引入平台建設全過程,堅持用戶為中心的原則,以群眾‘愛不愛用、好不好用’來篩選梳理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從用戶體驗的角度改進政務服務設計。”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粵省事”平台年內服務事項總數將超1500個

  2018年以來,廣東按照國家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建設部署,從全局觀、整體觀的視角,率先實現了電子証照、電子簽名和電子印章三大核心技術在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中的全景化應用。通過集約化建設政務大數據中心,實現省市縣三級跨部門數據聯通,極大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政務服務效率。

  據介紹,2020年我省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夯實“數字政府”基礎支撐能力,以群眾辦事“少填、少報、少跑、少帶、快辦”為目標,建設與推廣並重,進一步提升平台服務功能深度和覆蓋范圍。

  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下一步將借助金融機構、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等單位基層窗口多的優勢,合作推出更多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服務,以提升“粵省事”平台在基層的覆蓋面,將“數字政府”支撐能力向基層延伸。同時,持續開展應用創新,圍繞群眾使用需求繼續打通一批省垂和部門業務系統,繼續協調推動交通、民政、醫療、教育、水電氣等重點領域新增更多的高頻民生服務事項上線“粵省事”,鼓勵全省各地市開展區域特色服務創新,平台年內服務事項總數將超1500個,讓全省人民群眾在更多領域、更多層面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記者 肖文舸)

(責編:王楠、胡葦杭)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