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園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競爭力

2021年03月29日08:24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深圳公園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競爭力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現在深圳熱門景點榜上,排在前幾名的都是公園,特別是去年新建成開放的寶安濱海文化公園、光明區虹橋公園,二者分別憑借著摩天輪+無敵海景,以及深圳最美“紅飄帶”等吸睛的特色元素,網上網下火出圈,“一出道就是人氣王”。

  這些網紅公園如何誕生?公園對於一座城市而言有著怎樣的影響力?

  不難發現,越來越多高顏值、高品質公園的建成,正擴充著人們對公園的想象,顛覆著人們對其所在區域環境的認知,“有了這座公園,深圳的地標更醒目了”“這還是原來的‘關外’嗎?變化太大了!”

  如今深圳的公園建設不僅普惠民生,更成為城市環境綜合實力的一部分,增強了城市的吸引力競爭力。

  引入國際競賽機制建國際范公園

  在光明區,一條醒目的“紅飄帶”在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的超大自然氧吧中蜿蜒,將新城公園、虹橋公園、大頂嶺山林公園串聯成完整的城市生態片區,帶領人們更好地與自然互動。這條“紅飄帶”就是圈粉無數的虹橋公園的亮點工程“虹橋”。

  記者了解到,去年年底,虹橋全線貫通,全長4公裡,寬5米,平均高度8米,整體採用了中國紅作為主色調。許多網友賦予這座“虹橋”喜慶、祥和的含義,並稱贊“很符合國人的審美取向,走走紅橋沾沾喜氣,是個好兆頭。”

  紅色與綠色的創意“撞色”讓這座橋極具視覺沖擊力,而如此大膽創新、充滿個性化的設計的出現正是深圳公園建設設計機制、投資理念轉變結出的碩果。

  “虹橋公園是荷蘭新銳景觀公司的國內首秀,公園建設將歐洲新銳設計思想融入本土,堅守國際視野與審美標准。”

  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總工程師余淑蓮介紹道,近幾年,深圳在公園建設方面非常有魄力,一些先行者充分運用深圳在建設理念、設計、機制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引入國際競賽機制,吸引國際上優秀的設計團體,讓公園設計更藝術、多元、有趣。 “有了這塊創新的土壤,產生了一批好的設計作品,才有了虹橋公園這樣有個性的公園的誕生,虹橋公園走紅說明大眾對個性化設計的認可。” 余淑蓮這樣評價道。

  除了虹橋公園,還有備受市民喜愛的南山區大沙河生態長廊、人才公園、深圳灣濱海休閑帶等公園均對標國際一流品質,吸引了國內外一流團隊參與公園設計與建設,採用國際通行的景觀營造理念,打造出了一個個精品公園,不斷刷新公園的顏值與品位。

  公園改變區域形象成城市景觀

  128米的超級摩天輪“灣區之光”、12座造型獨特的鋼結構藝術裝置、公園與城市廣場連結……這些讓人心向往之的元素都屬於寶安濱海文化公園,特別是摩天輪、大海、綠地、高樓等相互映襯組成的大型現代化城市景觀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照片迅速刷屏網絡。公園不遠處,濱海廊橋、“灣區之聲”演藝中心、騰訊“互聯網+”未來科技城等重大項目正在抓緊推進,呼之欲出,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畫卷在寶安中心區緩緩鋪開。

  位於寶安中心區濱海片區濱海帶,該公園與前海一橋之隔,回望幾年前,其所在地還是一片休閑綠地,如何在這片寶貴地塊上畫出最美圖畫?

  寶安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寶安區朝著與前海共建國際化城市新中心的目標邁進,把這片寶貴的土地用來配套建設開放的公共文體設施,將濱海文化公園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新地標,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一個近水親水、休閑旅游、享受文化盛宴的國際級城市“會客廳”,為前海和大灣區提供功能配套和服務。

  濱海文化公園的開放又一次刷新寶安區濱海城區的形象,一如光明區虹橋公園給當地環境帶來的改變,該公園適配光明區科學城建設,塑造出富有生態內涵和科技文化氛圍的風貌。

  一個個濱海公園撐起深圳最美灣區,人們追逐的深圳灣燈光秀以人才公園為視角打造﹔“最美都市海岸線”由深圳灣濱海休閑帶“勾勒”﹔沿著大沙河生態長廊,南山區打造一條南北走向的科技創新軸,構建山水相依、水城共融的城市特質……伴隨著一個個公園、綠化項目的落地,市容環境全面提質,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吸引了更多人才到此工作、居住、生活。

  在公園喝咖啡聞書香看美景成時尚

  打開大眾點評網絡平台,“白鷺坡書吧”被標記為深圳書店音像熱門榜第一名。這家書吧不是商業機構打造,而是位於深圳灣公園,由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建設,去年12月份開始運營。書吧面朝大海,三面玻璃幕牆,抬眼即是大海、樹林與陽光,室內三面落地書牆,慕名到這裡看書、喝咖啡、看美景的年輕人絡繹不絕。

  “白鷺坡書吧”是深圳公園人性化設施改造的一個范例。南山區大沙河生態長廊、人才公園、西麗生態公園、四海公園等處,均在環境優美、人流較多的地方引入了書吧、咖啡館等,人們可以舒適、愜意地停留在公園,享受一天的公園人文時光。

  據悉,今后,公園內還會建設更多書香和藝術相結合的咖啡廊等充滿人文氣息的場所,開展線下文藝沙龍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公園突破傳統公園單一公共綠地休憩場所的概念,成為文體鍛煉、文化藝術活動更加豐富的空間。(記者 林清容)

(責編:劉淞菱、陳育柱)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