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山河映初心 黨史詠流傳”暑期實踐

民勤新青年:既是治沙人,又是新農人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 戴綺雯
2021年08月26日11:35 | 來源:人民網-深圳頻道
小字號

小仲在自家瓜田熱情分瓜給隊員品嘗。

  行駛在鎮上的公路,窗外飛速掠過大片的葵花和玉米田。“感覺民勤這邊,人還是不太多啊。”我先挑起了話題。“我們走的地方都是人比較多的地方了,遠處那些高的地方都是沙漠。”小仲往窗外看去,說“哪裡有人,哪裡就有路嘛”。

  蜜瓜熟了,收成的季節又到了,七月的民勤又忙了起來。一直以來,在這個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的甘肅小縣城裡,種樹和種瓜,是兩個重要的話題。

  “登高望遠全是沙,一刮大風不見家。庄稼田地被沙壓,流離失所奔天下。”這是七十年多前流傳於民勤的民謠。民勤被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騰格裡從東西北三面包圍,是中國沙塵暴策源地之一。沙漠裡的綠洲,是一種希望,然而對於生活在綠洲中的人們而言,與兩大沙漠作抗爭的那些年月日,並不輕鬆。

  今年22歲的小仲是土生土長的民勤人,去年剛畢業。和許多畢業后努力涌向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不同的是,小仲選擇留在了自己的家鄉。

  “其實我也沒有想過要到外面去。”談起自己的選擇時,小仲很坦然。

  “這裡的白天很長”

  2016年下半年,小仲所在的高中組織學生到廣東東莞某電子廠進行社會實踐,為期三個月,這是小仲人生第一次到南方去。

  初來乍到,小仲和同學們都不太習慣。在西北長大的小仲在家不常吃米飯,到了東莞吃米飯不習慣也吃不飽。廠裡食堂用的是一格一格的餐盤,每頓飯他都把每個格子夾得滿滿的,即便如此也還是餓。一個多月后,小仲才“餓習慣了”。

  東莞和民勤有著2000多公裡的距離,地理環境、氣候和飲食習慣,都有著明顯的差異。但對小仲來說,這些都不是最難適應的,難適應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節奏與方式。

  在電子廠裡,小仲負責管理倉庫庫存。上白班的時候,天還沒亮就離開宿舍﹔等下班從廠裡出來,天已經黑了。24小時下來,待在室內的時間比室外的時間長得多,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小仲受不了了。他說:“像流水線一樣的,很麻木,也沒多大意思。”

  三個月過去,小仲在冬天時離開東莞。南方沒有太明顯的寒意,小仲坐上兩天三夜的火車,在中途換上了棉衣。回家的路上,小仲在想過去三個月的經歷,也在想未來的規劃。

  他在畢業以后選擇留鄉創業,身邊有不少質疑的聲音。他們覺得,別人大學畢業都往大城市去,而小仲一畢業就返鄉,“肯定是被大城市淘汰了”。

  這樣的話聽多了,小仲也作出了自己的回應。他在自己的小紅書賬號中發布了一個名為《家鄉》的視頻,在裡面說道:

  “我想說,留在大城市的不一定都上進,而返鄉的不一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這是我的家鄉,比起徹夜燈火的北上廣,這裡有不到十點鐘就伸手不見的黑夜。這裡的交通並不便利,所以很多年輕人走出家鄉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但我回來了,回來創業。和大城市創業的激情相比,返鄉創業是靠天吃飯。天氣好,大家一起種地,一起分錢﹔天氣不好,干了也白干。很多人問我能賺多少錢,目前大概是三千一個月,但已經比以前賺得更多了。我們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家鄉擺脫貧困,而不是擺脫貧困的家鄉。” 

  我國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民勤的常住人口是17.85萬,其中60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不小。小仲說,現在留下來的人還是少數,留下來的人也不知道能做些什麼,於是都往大城市去了,“但以后就不一定了,畢竟家鄉發展需要年輕人“。

  2017年12月,小仲第一次在朋友圈推銷民勤的人參果,自此漸漸走上電商銷售的道路。他還特意修改了自己的微信名,在后面加上了“(回家創業)”的字樣。現在小仲加入了當地的一個電商團隊,一起合作賣蜜瓜。

  “其實我也沒有想過要到外面去,也不見得大城市就一定能過得很好。”小仲對回鄉創業這件事沒有過多的糾結或猶豫,“在民勤我幾乎毫無壓力,四點多天就亮了,太陽下山的時間也比很多地方要晚,這裡的白天很長。”

  “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

  開春,小仲開始張羅種樹了。在被沙漠夾擊的民勤,種樹是一件值得重視的大事,一旦忙起來就是一個多月。

  今年三月風大,在騰格裡沙漠種樹,風沙毫不客氣地包圍著勞作的人們。這樣的天氣在民勤並不少見,大家戴上口罩,披好頭巾,裹得嚴實一些,又同往年一樣拎著工具到沙漠去干活。

在騰格裡沙漠為梭梭樹澆水的工人。

  盡管每天早出晚歸,加上天氣惡劣,也會讓小仲感到疲憊,但在他看來,種樹這件事算不上負擔,“大家都是這麼種過來的,當你去做,而且看到成果的時候,就會感到很滿足了”。

  2020年年底,小仲心血來潮,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上注冊賬號。他以“西北人”“民勤人”的形象出現,發布的動態也圍繞著這個小縣城的生活勞作展開。在當地人忙於種樹的一個多月間,他每天在小紅書上發布好幾個視頻,內容大多是當地人在沙漠種樹的場景和過程記錄。在這些短視頻裡,小仲形容他們是“治沙人”“沙漠植樹人”。

  視頻陸續獲得網友們的點贊、收藏和評論,大多數是表達支持和感謝,其中不乏“真不容易”這樣的感慨。在休息間隙,小仲逐條逐條回復,有時候是很長的一段話,有時候是一句簡單的“謝謝”,或只是一個笑臉。

  小仲說,這些視頻最開始只是為了好玩,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被網友關注並喜歡,都是之前沒想過的。他沒有刻意地打理、經營這些賬號,只是在日常勞動或與人交流時,偶爾拿出手機拍一個小片段,大多都是即興的。在小仲眼裡,這些素材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真實的,“民勤和民勤人就是這樣的”。

  和很多網紅博主不同,小仲的短視頻沒有精心構思、花樣百出的文案,一句“綠水青山指日可待”在十幾個視頻中反復出現。“因為綠水青山確實指日可待嘛,我們都在努力呢。”小仲解釋道,黝黑年輕的笑容有些羞澀。

  民勤的勞動力並不充裕,但為了保証防風治沙工作順利進行,每年都要種下大量的樹。為了達成目標,政府對參與種植的人們給予報酬,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植樹。2021年春天,小仲參與幾十萬棵梭梭樹的種植,其中大部分都是自願且公益性的。

  “其實當地人都很樂意做這件事情,有償的也好,自願的也罷,都一樣。”小仲說。

  “你們想去給梭梭樹澆水嗎?”見面當天,小仲興奮地帶路,把我們一行人帶到騰格裡沙漠的邊緣。在滾燙的沙漠中行走十余分鐘,我們看到一輛大型鐵皮車,幾位裹著頭巾的工人拿著從車上延伸出來的水管,隨著開動的車,邊澆水邊向前走。這是一支負責給梭梭樹澆水的小隊,他們已經第三次來到這裡了。即使是頑強的梭梭樹,也要多次反復澆水,才能在沙漠裡活下去。

  不遠處的公路上停著這支小隊的中巴,一位中年婦女四處撿拾枯樹枝,地上有一小堆南瓜,支起的鍋裡煮著面條。小仲和工人們用當地方言攀談起來。工人們從早上六點半開始工作,上午忙到飯點,就地在沙漠裡做飯並休息。等太陽不那麼晒了,再繼續下午的工作。

  小仲還不忘拿出自己的手機,拜托我們幫他拍攝視頻。“大家好我是小仲,我們現在正在騰格裡沙漠,准備給梭梭樹澆水……”即興發揮似乎不能讓他滿意,小仲又重新錄制兩三次,最后才把手機放進口袋裡。

  “下半年我預計要種四萬棵左右的梭梭樹。”小仲小聲地對我們說出了自己今年的目標。說完,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

  這句話他也在視頻上說過很多遍。

  “我是治沙人,也是新農人”

  “蜜瓜之鄉”民勤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氣候和沙性土壤條件讓蜜瓜成為這裡的代表性經濟作物,也得到“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稱號。同時,蜜瓜也能夠幫助民勤緩解沙漠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裡得到貼切的體現。

  五年前,小仲還在東莞實習的時候,就嘗試過跑到當地市場去推銷家鄉的蜜瓜,但是效果不佳。“競爭很激烈,不知道怎樣和別人爭。但是蜜瓜的品質一定是好的,可能就是不夠出名。”小仲總結道。

  2018年,民勤縣政府舉辦首屆民勤蜜瓜發售儀式,打通線上銷售的道路。此后,民勤蜜瓜的知名度逐漸提高。那時候小仲還是大學生,對電商的認識和理解都有限,只是在朋友圈打打廣告,給家鄉的農作物做宣傳。

  直到去年畢業,小仲做出留在家鄉創業的決定后,他開始認真思考這件事。在一番考慮后,小仲也加入到了電商銷售的行列中。

  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起初,他帶了六個朋友來民勤,決心一塊兒創業,但在資金等種種原因影響下,朋友們都離開了。后來,小仲加入到當地一個名為“大漠綠寶”的蜜瓜產銷專業合作社中,成為團隊的一員。合作社成立於2011年,線上與線下銷售兩手抓,主要出售民勤蜜瓜、人參果等當地特色作物。

工人正在處理快遞箱。

  民勤收成鄉有著中國最大的蜜瓜交易市場,“大漠綠寶”在這裡設有攤位,我們在這裡得到了這個團隊的熱情招待,不同品種的蜜瓜被切開遞到我們的手上。和小仲一起工作的人年紀都不大,並各有所長,每個人負責的方向都不一樣。他們做直播,搞宣傳,從一個平台擴大到另一個平台。

  2020年,民勤縣已通過電商渠道銷售蜜瓜近13.5萬噸,約佔總產量的54%。近幾年電商的發展與政府的支持,讓小仲和他的伙伴們逐漸忙了起來。

  七月流火,恰逢蜜瓜成熟收獲時節。小仲的社交賬號裡也更新許多相關的短視頻,也吸引網友們的注意。他說,不少人會來詢問價格,直接在網上下單。“我是治沙人,也是新農人。”這是小仲在視頻裡的自我簡介。“治沙是因為家鄉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保護,新農人是因為我選擇返鄉創業來做的農業。”對於小仲而言,這兩件事都很重要。

  在小仲的人生規劃裡,現在的一切還不是他的終點,他還是走在創業的路上。

  “我給你們放首歌吧!”車子行駛在沙漠的公路上時,小仲忽然來了興致,“這首歌是我們民勤人唱的,特別好聽。”

  歌曲名字是《追著風沙走》,發行於2020年,歌詞寫著“一年一年白了頭/卻綠了沙丘/我們追著風沙走/用生命去堅守/一代一代寫春秋/唯有夢不休”。

  伴著歌聲,小仲向我們分享自己的未來計劃。他說,近幾年民勤的變化非常大,“再過兩年你們來民勤,我可能就變成了一個種樹達人了,我會一直堅持種下去的”。

  我們問他打算種多少,這個年輕的男孩子摸了摸后腦勺,腼腆一笑:“很多很多吧。”

  (文圖均由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提供,發布時有刪減)

  相關文章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2021年暑期社會實踐:山河映初心 黨史詠流傳

  民勤的昨天與今天

  千畝梭梭迎風颯颯,沙漠變綠洲

  照耀在民勤蜜瓜上的一束光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