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致力建設完善的國際投資仲裁平台

2023年08月21日08:08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致力建設完善的國際投資仲裁平台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青年”。8月20日,國際投資模擬仲裁大賽深圳杯2023在深圳前海落下帷幕。聰敏機變的選手、專業精辟的點評、服務周到的組織,向各界充分展現深圳加快建設國際投資聯合仲裁中心的信心。

  “這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比賽,對於深圳國際仲裁院以及賽事參與者來說,他們有了一個機會提升國際投資仲裁方面的專業水平。”本次大賽總決賽的德國籍裁判——深國仲理事會理事、德國海德堡大學學術委員會成員、香港大學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前院長Peter Malanczuk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探索國際投資仲裁新機制

  2020年,中央發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在首批授權事項清單中明確要求健全國際法律服務和糾紛解決機制,支持深圳經濟特區國際仲裁機構牽頭建設國際投資聯合仲裁中心。

  國際投資仲裁,是解決投資者與東道國之間投資糾紛的最重要方式。隨著全球海外投資總量的逐年增長,國際投資仲裁日益受到關注。深圳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基地城市,深企在2012年開創了在世界銀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發起投資仲裁起訴外國政府的先例,以保護海外投資合法權益。

  2016年,深圳國際仲裁院仲裁規則在我國率先將投資仲裁列入受理范圍,並以《聯合國貿法會仲裁規則》作為投資仲裁案件的適用規則,還率先制定了《關於適用〈聯合國貿法會仲裁規則〉的程序指引》,受到了國際經貿法律界的高度關注。

  深國仲院長劉曉春表示,中央將探索國際投資仲裁機制列為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任務,並明確支持深圳經濟特區國際仲裁機構牽頭建設國際投資聯合仲裁中心,這是深圳經濟特區和深國仲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新任務,也是加快推進規則標准等制度型開放、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一個舉措。

  “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投資模擬仲裁大賽引進深圳,是為國際投資聯合仲裁中心建設構筑基礎。”劉曉春說。

  助力打造國際仲裁人才高地

  “這個比賽是全球三大仲裁賽事之一,有著很重的分量和權威性。我作為北京大學的代表隊能參加這個賽事,獲得來自全球的權威評委的點評和指導,機會非常難得。”大賽最佳辯手、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學生邢嘉寶對記者說。

  由深國仲主辦的國際投資模擬仲裁深圳杯大賽已連續舉辦了四屆,被業內人士視為面向未來培養國際投資仲裁人才的重要平台。

  據深國仲國際合作與發展處處長黃郭勇介紹,在國際投資仲裁領域,中國律師處於相對邊緣位置,中國仲裁員也鮮少被委任為國際投資仲裁案件的仲裁員,該領域人才短缺是當前面臨的最緊迫難題。“而這個比賽是國際投資仲裁領域著名的全球賽事,也是培養該領域人才的搖籃。”

  可喜的變化正在發生。記者了解到,在國際投資仲裁模擬比賽落戶深圳之前,參加該項賽事全球賽的中國高校隊伍不超過5支,但最近兩年中國高校的參賽隊伍都超過40支。而且,從“深圳杯”脫穎而出的一些中國高校在全球賽上取得了名列前茅的耀眼成績。

  “建立完善的國際投資仲裁平台,對國家非常重要,我們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人才隊伍建設起來,久久為功把這件事做好。”黃郭勇說。

  深國仲理事會理事、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前主席趙宏教授擔任總決賽的首席仲裁員。她說:“今年比賽選取的案件難度很大,但是這個案件很好,因為真實反映了當前世界局勢下的沖突。通過模擬大賽,我希望學生們能夠擁有在國際仲裁庭或法庭上引導仲裁員或法官的能力,用專業能力講述公平和正義,我相信這就是國際法的意義,也是模擬法庭的意義。”趙宏希望,大賽能傳達“尊重”的理念,裁判者與代理人之間彼此尊重,由建立“尊重”到建立“信任”,讓彼此的聲音被聽到,世界將減少沖突,更加互信和諧。

  促進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此次賽事,粵港澳三地政府組織、仲裁機構、法律專家、高校、學生積極參與,“一國兩制三法域”優勢充分發揮。

  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國際仲裁是打通制度隔閡,推動形成統一商事爭端解決標准,構建大灣區統一市場的最重要制度供給。

  發軔於粵港澳大灣區,今年成立40周年的深圳國際仲裁院又稱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是內地和港澳共建、共治、共商、共享的產物。港澳地區的仲裁員在深國仲參與解決了大量的跨境商事糾紛,為穩定內地與港澳的經貿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從2012年起,深國仲在全球率先進行法定機構改革,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梁定邦、梁愛詩、袁國強、王桂壎等知名人士在深國仲擔任理事,參與重大決策,深國仲越來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共建、共治、共商、共享合作平台,聯動港澳,探索面向世界的制度型開放。

  為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三法域”的優勢,向中外企業提供更高水平、更國際化、更多選擇的爭議解決服務,深圳國際仲裁院於2019年在香港設立了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在一河之隔的兩個不同法域構建“雙城兩院”新發展格局,推動“深圳+香港”共建面向世界的亞洲國際仲裁首選地,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

  長期見証並深度參與深國仲改革發展的Peter Malanczuk教授認為,深國仲是中國領先的仲裁機構之一,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著驚人的發展。深國仲正進一步深化與港澳的合作,加快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通過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為大灣區的投資和貿易提供仲裁和調解服務。

  本次比賽的頒獎嘉賓、香港資深大律師、深國仲仲裁員王鳴峰表示,涉外仲裁是未來發展方向,深港可以進一步加強合作,並船出海,不僅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同時也提升我們的國際仲裁影響力。

  劉曉春表示,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應該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建設涉外法治人才高地,代表中國參與國際競爭,聯動港澳共建面向全球的國際爭議解決中心,這對於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制度型開放、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記者 張燕)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