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電子外衣下的形式主義

漫畫:首席編輯 馮大美
我該怎麼辦
最近,某地推出了一款“手機通辦”政務服務小程序,但群眾的使用率和用戶的活躍度都不高。該地分管領導老趙有些著急,於是提出要設置推廣小程序的考核指標,並把指標分解到各街道和區直單位,年終考核不達標的一票否決。老趙提出的解決方法合適嗎?
“紀律君”如是說
大力推行電子政務,初衷是為了方便群眾辦事、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個別地方,跑偏走樣的“電子外衣”成為形式主義的“新馬甲”。基層干部群眾不僅沒有因電子化、數字化工具減負,反而不勝其擾。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隻表態不落實﹔熱衷於搞輿論造勢、浮在表面﹔單純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在實際工作中不見諸行動﹔工作中有其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行為,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三十九條第三項規定:工作中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行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響的,予以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情節較重的,予以降級或者撤職﹔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老趙想推廣電子政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提出的解決方法不可取。他應當端正政績觀,深入基層干部群眾中了解問題所在,不斷提升政務服務小程序的功能和群眾的滿意度,切實做到為基層減負。
相關案例
2022年10月,雲南省永善縣政務服務管理局為片面追求考核加分,背離上級推廣初衷,按照本縣戶籍人口人均通過“一部手機辦事通”小程序辦理3件事項的數量,確定了138萬件的任務指標,印發文件將指標分解到各鄉鎮、縣直相關部門,要求全縣干部職工年度人均辦理150件。文件印發2個月內,永善縣干部職工通過“一部手機辦事通”完成查詢、辦理、預約類辦事138萬余件,嚴重增加基層干部負擔。永善縣政務服務管理局負責人和其他相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政務處分和組織處理。
延伸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持續發力,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剎住了一些歪風邪氣,但仍有不少“四風”問題披上了“隱身衣”。功能重復的工作群﹔將網絡投票作為硬性任務“分包”下派﹔同樣的數據、照片需要在不同平台系統多次填報……“電子外衣”下的形式主義,根源還是政績觀錯位、權力觀扭曲、責任心缺失。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過程中,電子化只是途徑、手段,而非結果、目的,要以“實”字為評價標尺,嚴防裝樣子、盲目鋪攤子的功利行為,切實為基層減負、為干部鼓勁。(記者 寧若鴻 通訊員 深紀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