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音樂劇《風聲》啟動 打造中國自己的音樂劇IP

劉少華
2023年09月25日10: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中國自己的音樂劇IP(深觀察)

  麥家(前排中間右)與阿雲嘎(前排中間左)在音樂劇《風聲》發布會上。

  《風聲》原著小說。

  “對作者來說,作品就像孩子。而今天,我有‘孫子’了。《風聲》正慢慢離我遠去,它將成為阿雲嘎的《風聲》。”9月1日,在音樂劇《風聲》項目啟動儀式上,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麥家說。

  作為這部音樂劇的主創,北京歌劇舞劇院音樂劇團團長阿雲嘎對改編信心十足。他希望,這部當代經典作品能創作成一部特別棒的流行音樂劇。

  從成名已久的小說到舞台上的音樂劇,對於不少音樂劇行業的人來說,這部作品值得期待。而火熱的音樂劇市場,也越來越期待能早日做出中國自己的音樂劇IP。

  《風聲》是最適合音樂劇的題材之一

  這幾年,音樂劇在演出市場備受關注,阿雲嘎更是其中名氣最大的演員之一。

  對阿雲嘎來說,手上並不缺好的音樂劇項目,很多海外引進的經典音樂劇,都由他擔綱主演,如《劇院魅影》《基督山伯爵》等,一經推出往往一票難求。但參與的越多,越引發他思考,要做一個中國原創音樂劇IP。

  一個好的中國故事,成為了阿雲嘎思考的關鍵點。

  “國外很多經典音樂劇都改編自他們自己的好故事,我們中國音樂劇也需要這樣的改編。對我來說,麥家的長篇小說《風聲》有那麼好的文本底子、鮮活的人物形象,為創作音樂劇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阿雲嘎告訴記者。

  事實上,阿雲嘎剛表達這一意向時,麥家還有些驚訝。

  “我以前確實不曾想過,《風聲》有一天會衍生到音樂劇。”麥家說,《風聲》自2007年出版后,衍生出了電影、電視劇、話劇、游戲等多種形態。“哪怕它再拍一部電影,無論是好萊塢版,還是歐洲版,我都不驚訝。但是,這麼強情節的作品適合做音樂劇嗎?”

  麥家回憶,阿雲嘎真正打動自己的一刻,是在初次見面時。阿雲嘎不但深入談論了自己對主題和人物的理解,還提前做了5分鐘的序曲音樂小樣。“當時我和阿雲嘎完全不熟,他就在我的客廳裡唱了幾段。聽完我覺得,這個音樂劇真的屬於他。”

  在《風聲》的故事內核上,麥家與阿雲嘎產生了很深的共鳴。

  麥家告訴記者,《風聲》本質上是一個在絕望中尋求希望的故事,沒有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一切都無從談起,“我想,《風聲》在強情節下暗流涌動的一個人堅貞不屈的那種強大、正大精神,這是不能改的”。

  阿雲嘎所珍視的,也正是這個。他說,這個題材展示的是中國人在絕境之下的堅忍不拔、孤獨之下的向死而生,展示的是民族的精氣神,是能讓絕大部分人共鳴的話題。

  “小說長於情節鋪張,卻不善於抒情,音樂劇恰恰可以。”麥家說,《風聲》其實是他最為深情的作品,其中的忠誠之情、姐妹之情、英雄惜英雄之情,都令人刻骨銘心,“所以,我很期待音樂劇能夠補我小說之短”。

  音樂劇在表達上有獨特優勢

  在音樂劇行業的人看來,《風聲》已經有了很好的故事基礎和觀眾基礎。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系教授戴勁鬆認為,《風聲》是一個特別適合音樂劇的故事。“《風聲》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人物在一個很神秘的空間裡互相猜忌,激發出了很多關於人性的東西,而這正是音樂劇特別擅長表達的。”

  戴勁鬆舉例說,在《風聲》電影、電視劇中表達“懷疑”時,也許需要畫外音或者眼神表達,但音樂劇能把這種情節和情緒唱出來,從另一種視角挖掘出更多東西。

  “音樂劇是用音樂這種形態去完成戲劇的延續和人物的塑造,所以跟用耳朵聽的傳統音樂不同,它的音樂是讓觀眾看得懂的音樂,你會發現裡面有事件、有人物、有故事。”戴勁鬆說,好的音樂劇讓人欲罷不能。

  作為表達載體,小說往往傳遞的是想象空間,音樂劇則是通過視覺、聽覺和心理等多重角度帶來更具象的呈現。

  “在語言表達蒼白無力時,音樂可以成為潤滑劑,滲透進觀眾的情感中,最能觸人心弦。”阿雲嘎認為,音樂劇在表達內心時擁有獨特優勢。比如,《風聲》裡的特工有著十分孤獨的內心,但小說裡隻能描述,而音樂一旦響起,“觀眾會相信她們在此時此刻孤獨至極”。

  阿雲嘎拿青花瓷瓶打了個比方。在他看來,小說、電影也許就是我們在展櫃裡看到的瓷瓶,但音樂劇是要用放大鏡去看瓶子的紋路,甚至打開瓶子看裡面是什麼樣子。

  “音樂劇不只是唱歌、跳舞再加點故事,它需要重新搭建結構,即便對《風聲》這麼成熟的故事來說,也要撕碎了再重新拼接、重新創作。”阿雲嘎說,音樂劇有自己的“武器”。

  中國音樂劇協會副秘書長、編劇楊碩告訴記者,小說、電視劇、電影,有時候可以實現一種全知視角的表達,但音樂劇由於受到舞台空間和演出時長的制約,更多情況下需要跟隨一個人、一組人物關系或一個核心事件的線索,來形成戲劇場面。所以某些情況下熟悉的故事反而不會帶給觀眾了解情節的負擔。這樣,就能有篇幅來展示音樂、舞蹈這些隻有舞台演出才能完成的內容。“麥家這個小說本身太成熟了,在這麼好的故事基礎上,音樂劇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楊碩舉了個例子。《風聲》小說最后,顧曉夢給李寧玉留了一個旗袍,上面用摩爾斯密碼寫下一段話,“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隻因為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隻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在楊碩看來,音樂劇要表達這樣的段落時,完全可以讓演員用非常棒的大獨白唱出來,將這段原本過於寫實的心理表達得更為動情。

  中國音樂劇要走出自己的路

  近年來,國外音樂劇頻頻登陸中國,引發觀眾追捧。與此同時,中國原創音樂劇也受到更多年輕人的歡迎。大家都在期待,出現一部甚至一批好的音樂劇IP。

  用音樂劇講好故事,是從業者們共同的追求。

  歸根結底,音樂劇和小說、電影等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用阿雲嘎的話說,音樂可以讓觀眾感覺浪漫至極,也可以讓人物猙獰至極,但這都是為講好故事本身服務的。

  “我們是要用音樂去講故事的,不是為了唱而唱,更不能像有些劇那樣,觀眾看完都不知道這個人為什麼要唱歌。”阿雲嘎認為,音樂劇的創作是非常專業且復雜的事情,創作者自己要沉下心來,經歷“既痛苦又快樂”的打磨過程。

  在出演過很多國外經典音樂劇之后,阿雲嘎認為,這些劇中每個人物都是立體的、復雜的。“回過頭來看,一個好的音樂劇要走的路是很清晰的。成功的案例已經在那裡了,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為中國音樂劇找到自己的路。”

  在楊碩看來,中國音樂劇早該追求IP化了。他舉例說,此前曾經參與過一部觀眾很熟悉的題材所創作的音樂劇,但在故事內容不變的前提下,上映時僅僅因為改了個名字,人氣便大大下降。“說到底,IP可以確保的是觀眾對一部戲的熟悉程度。”

  中國音樂劇如何做出經典,在業內人士看來,至少需要時間的洗禮。

  戴勁鬆說,如今音樂劇熱,很多排演時間很短的劇一窩蜂而上,等到熱度冷卻后,一些不那麼純粹的劇、不那麼精良制作的劇也許就會被淘汰,等到大家更冷靜、更專業面對音樂劇的時候,才能真正留下一些經典IP。

  “我個人對好劇目的判斷標准,是它可以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很長時間,是靠票房檢驗的。”戴勁鬆認為,現在國內的音樂劇能演出上百場的還不是特別多,所以能堅持下來的,都要經歷一個篩選過程。

  在經受時間檢驗之前,中國音樂劇已經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上。

  “我們現在最大的優勢是,中國音樂劇處在一個特別好的時代。”阿雲嘎說,現在既有一批非常堅實的音樂劇觀眾,也有熱情的創作人員,希望可以創作出一批好的音樂劇,能擁有一個像百老匯那樣的地方。“也許以后外國游客來中國、來上海旅游,覺得需要來看一部音樂劇,那就是我們所向往的未來。”

  麥家說,音樂劇的火熱不是偶然的,作為文藝工作者,要看到、滿足年輕人的需求。“現在以及后面的年輕人,都是世界公民,中國應該有自己的音樂劇去和世界交流、握手。”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