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每天課時不延長 優先保証體育課

2023年12月24日09:30 | 來源:深圳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每天課時不延長 優先保証體育課

螺嶺實驗學校為學生營造輕鬆愉悅的體育運動氛圍。 本版圖片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龍華區龍華中心小學嘗試“課間微運動”模式豐富學生課間運動。

▲龍華區龍華中心小學學生展示自己的足球技能。

▲蓮南小學蓮馨校區為學生開設南拳、詠春等傳統體育項目。

蓮南小學蓮馨校區學生展示武術魅力。  

  近日,《深圳市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提出了全面加強和改進深圳學校體育工作的系列舉措。該意見明確,從2024年1月1日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中小學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少於30分鐘。

  如何切實保証每天一節體育課?如何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與參與性,實現體育與教育融合?是學校在政策落實的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對此,深晚記者採訪多所深圳中小學,了解學校在實現“每天一節體育課”保質、保量、持續供應的具體措施。

  每節課時長調整為35分鐘

  每天增加一節體育課

  著眼於每節課的時長,深圳市螺嶺實驗學校正探索通過將每節課的時長由40分鐘調整為35分鐘,嘗試將每日由6節課調整為7節課,從而在保証日常課程安排不變的情況下,新增一節體育課。這樣的解決方案,能確保在不延長學生每天課時量,且不與其他教學沖突的情況下,為學生增加體育課時,確保滿足學生每天一個小時的運動需求。

  保証“每天一節體育課”,除了需要解決課時安排的問題,課堂配套的師資、場地、器材也需要同步優化。“優先排課、擴大師資隊伍、精細化場地使用,是配合‘每天一節體育課’的基礎。”深圳市螺嶺實驗學校體育課組長龐增南表示,為了保証每節體育課都能充分高效地展開,學校老師積極挖掘場地的使用功能,重新設計場地的布局,滿足多個班級在同一個場地的課程安排,實現了“一場多用”“一場多能”的效果。

  “解決體育課課時問題,可以從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調整入手。”深圳市龍華區龍華中心小學第二黨支部書記、安全主任徐世堯告訴深晚記者,該校通過將地方代表性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部分課時向體育學科傾倒,確保每天一節體育課在不影響日常教學的情況下的落實。在體育課課時安排方面,龍華中心小學則通過優化的課程安排,確保每節課最多隻有15個班級上課,並配齊師資,以解決場地、器材有限,安全隱患監管不足的問題。

  保障課時數量、優先體育學科排課、擴大師資隊伍、精細化場地使用等多管齊下的措施,為學生每天擁有一節高質量體育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課程多樣化 確保每年新學一項專項運動

  除了保証體育課的“量”,體育課的“質”也是關鍵。“6年的體育課學習下來,學生可以體驗和初步掌握至少6項體育專項運動。”深圳市螺嶺實驗學校體育課組長龐增南向深晚記者分享了深圳市螺嶺實驗學校在各學年的多樣化課程設計安排。每個學年,學生都會以一門專項運動技能教學為主開展學習,同時搭配以基本的運動教學,提高學生的體能素養。螺嶺實驗學校的學生通過學、練、賽的方式,深入體驗和學習武術、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籃球等體育項目,了解具體體育項目的競賽規則和操練技巧,初步掌握具體的專項運動。多樣化的課程為學生體驗不同項目,找到感興趣且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提供機會,也增加了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與參與度。

  課程的多樣化和豐富性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設計上,也展現課余活動和社團活動中。“我們學校的社團中,體育社團佔70%。”深圳市蓮南小學蓮馨校區校區主任鐘玉豪向深晚記者分享了蓮南小學蓮馨校區的社團活動構成,通過設置籃球、跆拳道、武術等多樣化體育社團,讓學生可以在課上體驗和發現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在課下參與社團進行系統的訓練和提高。時而輕柔地邁步,展現太極的剛柔並濟,時而有力地揮動拳頭,揮出南拳的利落瀟洒……“在深圳市蓮南小學蓮馨校區社團課上,南拳、詠春、醒獅、太極等傳統體育形式,很受學生歡迎。”鐘玉豪告訴深晚記者,打造趣味十足的體育活動方式,是保持學生對體育熱情的重要途徑。

  課外活動與體育課堂相銜接 增強體質享受運動樂趣

  在保証“每天一節體育課”的基礎上,將課外活動與體育課堂相銜接,將體育與教育相融合,讓學生在提高體育競技水平的過程中,享受運動的樂趣,增強身體素質,健全人格,是實現1+1>2的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徑。

  “課上學,課下練。練中賽,玩中評。”深圳市龍華區龍華中心小學第二黨支部書記、安全主任徐世堯表示,課外活動與體育課教學兩者之間具有促進、互補關系。龍華中心小學面對目前學生在校時間長、安排較滿的問題,正積極嘗試“課間微運動”的模式,豐富學生課間的運動體驗,解決學生“久坐”的問題,幫助學生在課間有組織地進行運動。

  深圳市龍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與體衛藝研究部部長劉麗芳表示,體育回歸教育是體教融合的必然趨勢。她提出,在實現體教融合的過程中,學校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觀念,培養學生主動運動的生活觀念,並以“教會、勤練、常賽”的系統化模式有序推進體育教學,深入挖掘體育運動的科學內涵及育人價值。同時激發社會全員參與運動的熱情,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對青少年體育健康的管理。通過以上多種方式,可以逐步實現體教融合的目標,展現體育回歸教育的價值。

  “以體育人,以體育心。”深圳市龍華區教育局督導室科長尹澤利表示,體育是一個多方面培養人的項目,學生可以在體育項目訓練和比賽中,提升身體素質,促進智力發育,保持心理健康。充足的體育活動時間,為學生感受運動樂趣,培養運動習慣提供機會,而多樣、系統的體育課程和活動,能夠讓學生學習如何尊重他人、遵守規則、克服困難、接受失敗。她表示,體教融合能夠培養學生長期鍛煉的習慣,是實現終身教育的重要途徑。(記者 劉夏藍 實習生 麥學瑜)

(責編:王星、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