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空氣質量穩居全國超大城市第一
記者從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日前,《深圳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經市政府審議通過。報告顯示,深圳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新進展,PM2.5年均濃度穩定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准,空氣質量穩居全國超大城市第一。
“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深圳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持續推進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獲國務院督查激勵。茅洲河、大鵬灣分別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河湖”“美麗海灣”案例。深圳成功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落戶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大鵬新區、龍崗區獲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光明區獲評中國生態文明獎,龍華區入選生態環境部首批城市和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名單。
綠色低碳轉型穩步推進,前海合作區、龍崗區納入廣東省首批碳中和試點示范區建設,國家發改委先后兩次推廣深圳氣候投融資改革經驗,福田區成功納入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
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新進展,PM2.5年均濃度穩定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准,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7.8%,空氣質量穩居全國超大城市第一。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提升至95.2%,全市310條河流優良水體河長佔比提升至73.9%,茅洲河共和村斷面年均值達到地表水Ⅲ類。
山海連城綠美深圳扎實推進,在全國率先構建具有深圳特色的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首條山海通廊“塘朗山-大沙河-深圳灣”全線貫通,“千園之城”建設目標提前完成,發布全國首份城市生物多樣性白皮書,並入選“自然城市行動平台”。
超大城市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GEP正式納入全市及各區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體系,率先以立法的形式構建“1+3”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制度體系,率先推出全國首個生態環境保護全鏈條立法,順利通過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評估驗收,並入選“十四五”時期100+“無廢城市”建設城市。
生態環境共建共治縱深推進,高規格舉辦兩屆“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對標對表《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任務,逐步建立深港環保合作專班定期會議機制、定期報告機制和“一對一”對接聯絡機制,區域生態環境共治共保初見成效。此外,深圳“氣候科普公益宣傳進萬家”項目入選生態環境部十佳公眾參與案例,發布全國首部自然學校綠皮書。(記者 竇延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