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上演“茶中乾坤”,潮州工夫茶“三步七法”泡出中國智慧

“‘一壺三杯’雖器具小巧,卻能承載眾人之樂,體現出共享的理念。”“大家愛茶護山,茶產業已成為潮州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5月26日,充滿茶香與文化韻味的“工夫茶韻潤初心”宣講活動走進深圳市福田區,為當地市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活動現場,“潮州工夫茶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鐘化身文化使者,在沉浸式茶藝展演的同時,解碼潮州工夫茶裡蘊含的處世哲學、生態智慧與新時代新精神。
本次活動以茶為媒介,通過觀茶藝、聽茶道、習茶禮等豐富形式,深度展現潮州工夫茶背后深厚的文化初心與精神內涵,共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度融合,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通、精神共鳴注入新動能。
活動邀請“潮州工夫茶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葉青青演示潮州工夫茶茶藝“二十一式”。主題宣講環節,葉漢鐘向觀眾重點介紹高度凝練潮州工夫茶傳統“二十一式”精髓的“三步七法”簡易通行版。
潮州工夫茶“三步七法”創新宣講課件由湘橋區委宣傳部會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潮州記者站、“潮州工夫茶藝”代表性傳承人等深入探討交流后,從傳統技法汲取靈感,結合實際,精心開發編制而成。
“這‘三步七法’,是對傳統工夫茶沖泡技藝的創新簡要闡釋。”葉漢鐘的話語引發眾人好奇。隨后,他細致講解,第一步“准備”,包含“一壺三杯”“滾杯溫器”“鳳凰下凡”(亦可稱作備器、備水、備茶)﹔第二步“沖泡”,涵蓋“高沖低洒”“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第三步“分享”,名為“共享香茗”,帶領大家一同探尋這杯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
葉漢鐘的講解還將茶文化與時代精神緊密相連。他從茶禮中的“和”文化,延伸到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敘事﹔從茶人“精益求精”的匠心情懷,關聯到“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在這一杯茶裡,我們能品味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諧共生的處世哲學、熱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葉漢鐘說。
在互動環節,主辦方精心設置的有獎問答掀起高潮。“工夫茶‘一壺三杯’擺成‘品’字,暗藏什麼處世智慧?”“精益求精到最后一滴,正如灣區建設者‘把細節做到極致’的匠心。”“‘關公巡城’分茶時為什麼要均勻低斟?”……一道道與潮州工夫茶相關的問題接連拋出,觀眾踴躍參與,爭相舉手作答。答對的幸運兒收獲了精美的潮州工夫茶旅行套裝和鳳凰單叢茶禮包。
觀眾侯秉周便感慨,通過邊沖泡茶邊宣講的方式,他收獲到蘊含在其中的獨特處世哲學與文化內涵。“‘關公巡城’這一手法不僅保証了每一杯茶口感與香氣的一致性,其背后還告訴我們要追求公平、公正。”
而在茶藝體驗環節,在葉漢鐘及其弟子的悉心指導下,多位觀眾沖泡潮州工夫茶。觀眾魏印鴻在完成沖泡后,感慨道:“以前只是喝過潮州工夫茶,這次自己動手才知道其中‘鳳凰下凡’‘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多個關鍵技法精髓,每一個步驟都很有儀式感,感覺特別有意義。”
在葉漢鐘看來,潮州工夫茶“三步七法”的最大亮點在於以潮州工夫茶為獨特載體,創新性地實現傳播新思想、推廣潮州工夫茶文化、激活經濟新動能、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多重價值。
“后續,湘橋區將迅速對此次活動進行提煉經驗並開展系列活動,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湘橋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惠永說。具體而言,湘橋區將組織專業培訓培養專業人才隊伍,逐步完成宣講點位設置,構建起完善的推廣網絡,吸引更多人參與,讓潮州工夫茶的影響力不斷擴散,讓多元效益早日惠及大眾。
本次活動也是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與潮州市湘橋區委宣傳部共建“湘福相成”——“‘百千萬工程’對口幫扶協作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活動由中共潮州市委宣傳部、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潮州指揮部指導,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中共潮州市湘橋區委宣傳部、深圳市福田區對口幫扶協作湘橋區工作隊主辦,深圳市福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潮州記者站承辦。
文/圖:董志豪 魯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