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北京再綻芳華

“太驚艷了”“實力‘圈粉’”“真的看不夠”……深圳原創舞劇《詠春》第七次赴京演出,繼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后,6月13日晚,《詠春》再次登陸北京保利劇院,“點燃”盛夏的北京。
此次在北京保利劇院的演出,是《詠春》本輪北京演出的第二站。6月6日至8日,《詠春》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連演4場,以“舞武交融”的創新表達贏得了高校師生的稱贊。劇中“扶弱小以武輔仁”的祖訓精神與清華“自強不息”的校訓形成強烈共鳴,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6月13日至15日,《詠春》再次閃耀北京保利劇院的舞台,將推出4場演出,觀眾熱度不減。13日下午6點多,記者看到,劇院大堂人潮如織,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紛紛提前到達,或打卡集章,或搶購周邊創意產品,或爭相留影留念,讓觀眾在觀演前沉浸式感受嶺南文化魅力。《詠春》還與戰略合作伙伴比亞迪跨界合作,在劇院大堂設立主題展區,展示比亞迪的旗艦車型。
演出時,隨著燈光緩緩亮起,《詠春》以雙線敘事的形式展開,兩個故事承載的“拼搏精神”在不同時空中同頻共振。舞台上,演員們用精湛的技藝和飽滿的情感,將詠春拳的剛柔並濟與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特別是五大功夫門派掌門人對決的華彩段落,令人熱血沸騰,台下觀眾熱情高漲,現場掌聲雷動,喝彩聲此起彼伏。
“特別燃,特別颯!原來在視頻裡刷過,但現場觀看,能更好地感受到演員表演時的精氣神兒。”來自北京的舞蹈愛好者“晴天”第一次現場觀看《詠春》,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點贊說,“《詠春》以舞融武,是非常好的文化載體。作為‘出圈’並火到海外的舞劇,《詠春》讓我們感受到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詠春》推動國家級非遺“詠春拳”與“香雲紗”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通過“深圳文藝+深圳設計”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對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詠春》活化了‘雙非遺’,不僅驚艷全國觀眾,還在世界舞台非常好地弘揚了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下海外商業演出的多項紀錄。”從武漢飛來北京的“小R”是《詠春》的老粉了,已刷了很多遍,她指著記錄自己觀看每一場演出的影像集,意猶未盡地告訴記者,《詠春》的每一場演出都能給自己新的感受,值得N刷。
作為深圳探索高質量文化發展道路的標杆作品,深圳原創舞劇《詠春》自2022年12月深圳首演以來,已巡演262場,足跡遍布全球52座城市,累計觀眾超35.5萬人次。在海外市場更是創下中國舞劇在歐洲商演時間最長、場次最多、票房最好的紀錄。
現場觀眾紛紛表示,從深圳保利劇院到北京保利劇院,從嶺南水鄉到歐洲藝術殿堂,《詠春》的每一步都在書寫中國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記者 李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