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羅湖為近千棟“高齡”房屋上保險

2025年07月07日15:32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羅湖為近千棟“高齡”房屋上保險

  深圳“高齡”房屋首度批量化投保房屋安全險。記者了解到,為提升高齡房屋安全管理水平,促進社會治理降本增效,羅湖區近期結合“費改保”改革,引導保險公司主動介入被保險標的風險管理,試點推出房屋“保險+科技+安全巡查”創新風險減量管理方案,涉及東湖、黃貝兩個街道共計990余棟房屋。

  通過前期排查摸底,黃貝街道此次為轄區內757棟高齡房屋上保險,這些房子分布在黃貝嶺、碧波、怡景等多個社區,房齡大部分在30年以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據悉,這批“高齡”房屋的保險年費用為30萬元,保障內容除了房屋安全巡查服務,還包括房屋整體倒塌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補償以及高空墜物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等。

  黃貝街道應急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傳統治理模式較為依賴基層日常巡查,因專業力量不足,不僅隱患發現容易滯后,且一旦發生事故極易引發糾紛,政府兜底壓力較大。“費改保” 模式通過保險托底補償事故,更以引入保險公司專業力量實現 “風險減量”,變事后補償為事前預防和事中干預。具體來看,保險公司及引入的第三方服務公司,為日常巡查與重點房屋定期檢查提供專業保障。尤其在台風暴雨等極端天氣、汛期等重點時段,“專業力量+社區協同”的雙軌模式可實現信息互通、優勢互補,將顯著提升專業度與隱患發現及時性。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深圳市分公司機構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創新機制下,保險公司將承擔3項核心職能:一是組建專業巡查隊伍,引入房屋安全隱患智能檢測工具,定期對被保險房屋開展全覆蓋安全檢查。二是建立保險兜底賠償機制,對房屋倒塌損失、第三方財產損失及人身傷亡提供風險保障。三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房屋管家,對房屋實施線上化分級分類管理,定期出具風險評估報告,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當大量城市房屋迎來“中老齡潮”,如何為老舊建筑筑牢安全防線?近年來,關於探索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構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的話題受到全社會關注。去年10月,羅湖區推出“金融10條”“保險18條”,系統推進保險功能嵌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特別是“費改保”模式融入社會治理風險多發領域。羅湖區此次創新“費改保”場景,落地全市首單批量化既有房屋安全保險,或將為未來房屋保險制度建立作出有益試探。(記者 趙新明)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