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频道|热点专题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当志愿者”,如今,在深圳的街头巷尾,活跃着120万“红马甲”、9464个志愿者组织。他们冒着炎炎烈日在拥堵路口耐心疏导,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地震灾区积极救援,为孤寡老人带去陪伴和温暖,为残疾人士送来鼓舞和希望……用心帮一个人,用爱筑一座城。从1998年一条热线电话开始,到如今十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深圳“志愿者之城”已初具规模。未来,深圳还将朝着“打造志愿者之城的2.0升级版”继续前行。

分享到
    • 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志愿者之城”建设工作总结大会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志愿者之城”建设工作总结大会
    • “志愿者之城”建设工作总结大会现场“志愿者之城”建设工作总结大会现场

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阶段性目标完成

    
  12月5日,记者获悉,历经五年,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阶段性目标已经完成,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11.2%。
  在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志愿者之城”建设工作总结大会,为五星级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全面总结2011年深圳市提出建设“志愿者之城”以来的工作,部署未来五年“志愿者之城”建设工作任务。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出席总结大会,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志愿者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关心和支持深圳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人民日报:志愿服务提升深圳“温度”

    
  蓝天,绿树,“红马甲”,是每个深圳人心中的骄傲。
  在深圳,有117万个“红马甲”。每十个人中,就至少有一个。他们有着鲜明的标识和“色彩”,活跃在敬老院、学校、医院、社区,以及大街小巷。他们,被叫作深圳义工,也被视为深圳的文化软实力。
  “如何在经济发达地区,做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统一,值得探寻。”共青团深圳市委书记蔡颖说,深圳的志愿服务,已经深深根植于城市,成为深圳的文化软实力,让城市更有温度。

  •  
  •  
  •  
  •  

  • 深圳义工标识“红马甲”深圳义工标识“红马甲”

弘扬志愿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全国首次将注册志愿者的年龄放宽到10周岁,编制全国第一本《青少年志愿服务读本》,在3所高校开设志愿服务课程,从青少年开始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和理念。
  推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为深圳“十大观念”,“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成为城市流行语,“有时间做义工”等精神深深植入城市血液。
  推出实名制红马甲、电子志愿者证、U站等深圳独特的志愿者标识,聘请爱心人士担任志愿者形象大使,设立“公务员志愿者行动日”、“深圳义工节”等主题日。

  • 义工在小学旁路口维持交通秩序义工在小学旁路口维持交通秩序

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动员260万多人次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助力深圳连续四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市义工联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在160多个重点路口开展秩序引导,并试点公交系统志愿者岗位化服务,4500多名公交平安志愿者在124条公交线路开展常态服务。
  在全国率先试点“旅游义工”工作,设立97个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深圳获“全国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市”称号。
  推动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发展5万多人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
  开展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开展绿道、海洋等特色环保志愿服务,在160个社区、30所学校和60个U站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行动。

  • “松柏之爱”义工关爱老人服务“松柏之爱”义工关爱老人服务

聚焦民生领域,优化城市公共服务


  在13所市属公立医院、6家区属医院推广健康U站志愿服务。
  出台文化志愿服务促进办法,2万多名文化志愿者服务博物馆、书城、美术馆、社区舞台等文化场所。
  发展1.6万名家长志愿者,组织2700多名志愿者定点参与社区“四点半学校”服务。
  在全国率先成立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参与国外尼泊尔地震、国内鲁甸地震、省市内灾害等救援工作800多次。
  开展送温暖、志愿助残、关爱劳务工子女等行动,224个助残组织结对服务9549名残疾青少年,4.7万名志愿者结对服务9.3万名劳务工子女。

  • 深入企业开展消防演练深入企业开展消防演练

发展社区志愿服务,服务基层治理创新


  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纳入基层党建内容,作为党员“亮身份”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带动40多万名社区群众注册志愿者,比2011年增加近三倍。
  建设192个社区U站,成立1600多支社区志愿者队伍,广泛推动社区志愿者协会注册法人,试点社区“爱心银行”项目。
  开发环境保护、文体培训、帮困助弱等20个常规项目,通过“织网工程”、“社区家园网”等,吸引居民参与社区服务。
  开发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社区矫正、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等7类特色项目,普法、人民调解等平安志愿者已达14.8万人,探索“义警”“义巡”工作机制。

  • 高交会志愿者为参会人士服务高交会志愿者为参会人士服务

提升志愿服务国际水平,服务国际化城市


  发展国际化城市建设志愿者队伍,建立国际化城市建设志愿者总队,4.32万人参与国际志愿服务,其中外籍人士志愿者约2000人。
  在外籍人士集聚社区设立U站,开展外籍人士融入、生活指引等服务。建立外语教学、文化传播、赛会展会等6类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库,每年近2万名专业志愿者服务高交会、文博会、深圳国际马拉松等大型赛会展会。
  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国际志愿者协会等国际性组织建立联系,派出志愿者参与互访,积极筹建国际志愿者学院。

  • 2015年度深圳市五星级志愿者2015年度深圳市五星级志愿者
  • 深圳义工服务文博会深圳义工服务文博会
  • 义工在繁忙路口劝导行人文明出行义工在繁忙路口劝导行人文明出行
  • 深圳义工深入学校开展宣传活动深圳义工深入学校开展宣传活动
  • 深圳义工与民警开展义警共建深圳义工与民警开展义警共建
  • 义工为社区老人义剪头发义工为社区老人义剪头发
  • 清明节时,一位义工扶着祭奠上坟的老人下楼梯清明节时,一位义工扶着祭奠上坟的老人下楼梯
  • 义工在深圳北站为乘客指路义工在深圳北站为乘客指路
  • 义工深入社区环保宣传活动义工深入社区环保宣传活动
  • 深圳义工惠州助学活动深圳义工惠州助学活动

让“志愿服务成为精神时尚”

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宣传深圳志愿理念,丰富城市人文精神。打造志愿文化时尚,创作和推广一批具有深圳特色、时代特点的志愿文化产品。建设深圳志愿者空间(博物馆),打造集志愿文化传播、项目交流、参与体验等为一体的全市性志愿者空间。

让“志愿服务成为自觉养成”

推广文明旅游、生态文明、网络文明等志愿服务行动,提升文明行为。加强交通秩序引导,助力公共场所文明改善,形成良好公共秩序。倡导志愿者自我约束与劝导他人相结合,让文明的实践者成为文明的传播使者,使志愿服务成为个人自觉养成。

让“志愿服务成为民生补充”

在窗口服务领域广泛使用志愿者,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志愿服务,优化就医软环境、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开展扶贫济困、助老助残、应急救援等领域志愿服务。

让“志愿服务成为和谐力量”

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出台激励专业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机制,扩大社区U站等志愿服务站点的覆盖面。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支撑体系,深化“社工+志愿者”运作模式。深入开展平安志愿者专项行动,积极协助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深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行动,编织和谐爱心网。

让“志愿服务成为品质工程”

推动志愿服务法人注册工作,培育和发展专业志愿服务组织。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信息化应用,促进志愿服务供需匹配。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完善志愿者的嘉许制度和退出机制。提升志愿服务国际化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志愿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国际性志愿者交流基地。

留言栏目

全部留言

人民网网友:网友 :14.152.94.*
扎根沃土成长,志愿深圳您好。---黑哥敬言
人民网网友:网友 :183.237.254.*
每次在街头看到志愿者可爱的身影,就感到特别温暖,来深圳这几年感觉让我有种“家”的感觉……
出品:人民网深圳频道 责编:王星 陈育柱 实习生 夏凡 光子健 美编:实习生 袁俪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