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常客,贾樟柯今年特地从家乡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赶到上海,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事。
7月25日,上影节开幕首日,贾樟柯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他在上午出席了创作者论坛,下午作为“电影学堂”首位嘉宾,与业内人士及影迷分享在疫情期间的生活以及电影创作的收获。
“我在老家的村里住了三个多月,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已经变成一个农人了。来到上海,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贾樟柯说。
喜欢“电影工作者”这个称呼,因为有“劳作的感觉”
疫情期间,贾樟柯并没有停止工作。他从1月开始待在北京,每天写作。除了杂志约稿之外,他还写了共12讲、70000多字的电影有声读物以及两个剧本。疫情稳定下来之后,他回到老家,一边过着锄草、种菜的农家生活,一边不忘为行业的复工复产吆喝。
在家乡三个多月的生活,让贾樟柯感触颇深:“中国为什么这么有韧劲,跟我们有广阔的农村有关。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人都有个老家,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稳定的后方。当国际动荡、社会危机的时候,它对我们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贾樟柯的很多作品都是描写故乡山西的故事。在他看来,只有回到乡村的脉络里面,才能理解今天城市发生的情况和问题。“了解乡村,不仅能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也促使我们去理解和观察身边的生活。”贾樟柯认为,这些从生活而来的感触正是做电影的养分:“做电影,就是表现你作为一个个体对你所处生活的反应。这些崭新的感受会反映在未来的电影里。”
贾樟柯还说,他特别喜欢“电影工作者”这个称呼,因为“带有某种劳作的感觉”:“经常有人误解,觉得导演好牛,坐在监视器前发号施令。但导演的另一面是劳作,一个个字写剧本、一张张脸选场景,后期一个个镜头剪辑起来……始终不要忘记我们是劳作的人。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不要因为你的荣誉、社会对你的认识而失去一个劳动者的本色。”
经历100多天没有电影的日子,更明白电影院的美学
疫情期间,贾樟柯应希腊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邀约,创作了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的短片《访客》。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与摄影师和两位演员一起,用一台苹果手机拍了一天,剪出3分多钟的成片。谈及这部作品,贾樟柯坦言,疫情的暴发让他反思过去:“为什么2003年‘非典’时期没有留下太多影像?今天我想起‘非典’,就是一种氛围,没有具体的生活细节。但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我们就是要用细节来让人感知一个事件。希腊电影节提出这个创意之后,我很感动:一个是因为对器材没有要求,讲究快速即时,这个速度和具体时限能带来准确性;另一个是因为大家都在隔离,用影像真实记录了隔离时候的生活。”
全球电影产业都因疫情遭受严重打击,但贾樟柯说:“我相信经过疫情之后,电影工作者能够拍出更有电影感、更适合在大银幕看的电影。我们经历了100多天没有电影的日子,我们重新理解了这个媒介,更明白电影院的美学。”
在贾樟柯看来,疫情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思考的契机,电影人需要抓住这个机会,创作出更有价值、更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新冠疫情是在全球化的背景里产生的,打断了人类正常的秩序。这个疫情一定会触发导演们新的思考,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本质有新的认识,对人性有新的理解。它一定会影响未来,一定会产生新的潮流、新的学派,就好像当年二战过后,产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题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德国电影新浪潮一样。”
新作有望近期发行,寄语年轻人“让爱征服一切”
在今年2月的柏林电影节上,贾樟柯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进行了全球首映。在此次上海电影节的“电影学堂”上,贾樟柯再次谈到这部电影。该片原计划4月发行,后因疫情推迟,如今有望在几个月内发行。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一部纪录片,讲述贾平凹、余华、梁鸿等作家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反映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年的变化和发展。贾樟柯对《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形容颇为诗意,他说这是“海洋版的愚公移山”,整部作品充满了咸咸的味道:“前半部分是汗水的味道,讲述一代代中国人如何辛苦而又生生不息地走到今天;后半段则是海水的味道,讲述我们的希望,中国人内在的力量怎么把我们带进一个更开阔和美好的世界。”《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疫情开始前拍摄,做后期的时候疫情已经暴发了。但贾樟柯透露,这部电影不会因为疫情而重新剪辑。
除了继续创作新作品之外,贾樟柯表示还会尽量跟年轻导演合作,发掘他们的才华。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贾樟柯与日本导演河濑直美合作监制、青年导演鹏飞执导的电影《又见奈良》入围金爵奖单元。这部作品以二战遗孤为主题,讲述中国养母前往日本寻找失联多年的日本养女的故事。此外,贾樟柯还与内地青年导演王晶合作了《不止不休》,影片已完成后期制作。
贾樟柯特别送给所有年轻人一句话:“让爱征服一切。”他说:“被社会理解和认识、被行业理解和认识,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而对任何一个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在没有经验、没有资源的条件下,要开始自己的创业、创作,都是困难的,都是一个崭新的命题。而唯独对电影的爱,是可以征服一切的。”(记者 胡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