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17家中央及省级媒体驻深记者30多人来到深圳市光明区、罗湖区进行“迎特区40周年系列采风活动”,亲眼见证在深圳经济特区即将迎来40周岁生日之际,一老一新城区是如何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再创新局。
光明——未来科学之城
从驻深记协出发,驱车1小时左右,采风团首站便来到了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区。崭新的高楼、宽阔的道路、盎然的绿意,无不释放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气息。曾经,光明区内遍布的是奶牛场、养猪场、养鸽场、糖厂,“光明农场”是它的别称,2007年成为深圳首个功能区、2018年成立行政区、2020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在过去的40年里,光明区以时不待我的先锋意识与特区发展同频共振,从边郊逐渐走向了舞台中心。
在位于光明区迳口社区的时尚生态谷,媒体采风记者一行实地参观了采用连栋温室搭建的番茄科技馆、瓜果科技馆 等现代农业科技运用场景。纯绿色健康的种植环境、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栽培了中国农科院系列、荷兰系列、以色列系列、台湾系列等四大系列56个番茄品种,五彩斑斓正在茁壮的成长,产值可以达到普通种植的3-5倍;水果黄瓜、火龙果、番石榴美味香甜;有趣的科普体验区,吸引了大量市民带着孩子前往采摘体验......
仅仅在三年前,这里还是迳口村民以传统方式耕作的场景。如今,这片时尚生态谷占地约1000亩,包含林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主要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型都市农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模式”。光明区在保护利用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时尚生态谷就是其中的重要探索之一,是深圳市唯一的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森林公园。目前,已建成了美味番茄育种中心、美味果蔬馆、大田采摘果园等项目,正在建设自然教育中心、深圳国际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等项目,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提供助力。
随后,采风团记者前往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在展示中心听取了光明科学城有关规划、建设进展方面展示和介绍。一路上,塔吊、起重机正有序作业,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到处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光明科学城建设启动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进展飞速。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关于光明科学城建设的重大进展不断传来好消息。截至目前,已吸引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精准医学影像等一批大科学装置落户。“核心区今年的建设项目已有6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了1400亿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深圳湾实验室已正式进驻运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积极于今年9月开学。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光明科学城正致力于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去解决目前面临的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创新平台、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主引擎”。
罗湖——老城再攀高峰
午后,采风团记者驱车前往罗湖区这个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基因的孕育之地,探寻其在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特别之为。
登上位于笋岗的新地标宝能中心67层,落地窗前,整个罗湖尽收眼底。东边新建的莲塘口岸即将开放,为深港两地经济交流带来新气息,南边的老地标京基100、地王大厦高耸入云,西边建造中的数座大厦正在“你追我赶”,北边的插花地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热火朝天......随后,记者们来到艺展中心——这个华南地区室内装饰及工艺品设计的前沿阵地,领略工业设计和创意美学的交融,栽下一株株菖蒲,体验“大隐隐于市”的“文艺罗湖”。
当天下午,罗湖区委书记罗育德、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以及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局、工信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负责人与采风团记者展开座谈和交流。据介绍,如今,罗湖区正着力构建“一主两区三带”发展新格局,拓展北部发展新空间,发挥金融集聚优势,加快南部深港边界地区开发,深入推进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为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载体、创造新优势。
作为深圳最早的高密度建成区,土地空间稀缺是制约罗湖发展的瓶颈因素。如何破题?罗湖以特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继续“敢想敢干”,勇担使命,率先探索出一条城市更新的新路径,重塑产业空间、推动老城区转型升级。
笋岗-清水河片区位于罗湖西北部,由红岭北路、红岗路、布局路、文锦北路、洪湖东路、笋岗东路等城市主干道围合而成,规划用地面积5.42平方公里,是深圳市17个重点区域之一。2019年在“双区驱动”重要机遇下,区委区政府坚持创新发展策略,以清水河片区开发建设为突破口,将清理整备释放出连片产业空间,导入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产业,促进片区创新产业发展,带动城区经济建设。
除了整备出产业空间,优化城区的基础环境,也是提升城区吸引力的重要“秘诀”。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清水河站“站城一体”联动建设,深汕高铁、深汕城际两站合一,已确定在清水河二路设站;地铁14号线已全面动工建设,规划建设17、25号线;未来清水河片区将突破交通瓶颈,形成轨道交通5线换乘,交通便利辐射周边片区,成为全市轨道密度最高的重大交通枢纽之一,对罗湖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的罗湖,作为改革开放的原点,城市更新改革的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未来必将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亮点和焦点。(记者 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