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最强举措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0年11月04日08:1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以最强举措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距离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还有两个月时间,如何确保空气质量指数(AQI)目标实现?怎么遏制臭氧污染?10月底,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组织召开辖区空气质量达标形势咨询会,特邀有关专家为大气环境形势把脉问诊,提出“金点子”。

  大气污染是极其复杂的环境系统,治理防控难度大,为确保完成污染防治任务,深圳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向大气污染发起总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人的梦想。

  深圳在经济不断取得突破,科技日益创新的同时,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殷殷重托,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努力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走在前列。

  近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超常规推进污染治理,以最高规格、最大力度、最强举措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PM2.5浓度首次达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今年,茅洲河、深圳河进一步改善至地表水Ⅳ类,PM2.5浓度进一步降低,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超常规推进污染治理,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圳的水环境曾经污染严重,成为城市发展的短板。市委市政府将治水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举全市之力,超常规推进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这样的壮观场面彰显深圳治水的决心和力度:深圳创新推行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模式,高峰时期,治水现场投入人员6万多名、设备1.3万多台,其中茅洲河流域最高单日敷设管网4.18公里、单周24.1公里,刷新全国纪录。

  深圳深入开展五大河流污染源解析,推动实现精准治污,持续对全市310条河流“一周一测”,对38个水质净化厂“一日一报”。

  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污水管网6274公里,完成小区正本清源改造13793个,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至748万吨/日,补齐近四十年历史欠账。

  这一年,全市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310条河流水质全面提升,五大河流全面达标,其中,茅洲河水质2019年11月起历史性达到Ⅴ类及以上,为1992年以来最好水平;深圳河2019年全年均值达地表水Ⅴ类,为1982年以来最好水平。

  今年,茅洲河、深圳河进一步改善至地表水Ⅳ类。

  近年来,深圳同样以最高标准、最严格的整治手段精准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深圳蓝”成为这座城市一张闪亮名片。

  10月20日,深圳发布9月份74街道PM2.5浓度排名,让公众及时了解自己所在街道的空气质量状况。这是深圳建立的全国首个“一街一站”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深圳创造了多项全国之最:全国唯一全市域禁燃高污染燃料和淘汰全部散煤和普通工业用煤的城市;全国最早全市限行黄标车、最早推广水性涂料、最早实施船舶污染治理的城市;全国最早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面纯电动化的城市;全国最早在中心城区划定“绿色物流区”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区”的城市。

  近年来,深圳空气优良率一直处于高位水平,成为全国罕见的空气环境质量、经济发展质量双双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城市。

  2019年深圳PM2.5平均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自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灰霾天数从2004年最高187天降至2019年9天,创1989年以来新低。

  今年深圳重点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截至11月1日,全市PM2.5累计平均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4.4微克/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深圳还率先试点建设国家“无废城市”,以创建带动治理能力提升成效初显,逐步形成超大型城市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深圳经验。

  土壤污染防控事关城市生态安全,深圳加快打造安全的土壤环境,绘制了全市首张土壤环境质量图,编写了国内首个土壤环境背景值地方标准,实施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地方标准填补了68项污染物国家标准空白。

  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推广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在南山区大沙河生态长廊,长长的自行车车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原来,很多在附近科技园区工作的年轻人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既锻炼身体,又能享受沿途的美景。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市民息息相关,在深圳,每个市民都是践行者、推动者。

  深圳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发动全社会共同践行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努力将建设美丽深圳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从“三来一补”和代工模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深圳持续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蛇口工业区炸响“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随着经济发展,蛇口工业区经过五次大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其开发运营经验也经历了蛇口模式1.0-4.0的变化。

  以产业绿色升级为核心,蛇口模式4.0契合港口、园区和城市良性互动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促进了城镇化与城市升级。新“蛇口模式”已在苏州、漳州、湛江、揭阳等多个地区进行推广与复制,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每天步行的步数可兑换成‘碳币’,最后还能换电话费,既鼓励绿色出行,又能得到经济实惠!”盐田区义工吕秀妹说。

  盐田区借鉴碳排放交易理念,在全国率先落实以“碳币”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计划,探索构建生态文明“碳币”体系,建立微信公众号、手机 APP以及网站,形成以手机为主,网站为辅的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碳币”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生态文明获得感,提升了公众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

  绿色创建,深圳走在全国前列。到目前已建成自然学校17所、环境教育基地25个,创建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等绿色单位1241家。

  全市还共培育环保组织140多个,环保志愿者活跃人数超过2.2万人,环保志愿义工规模全国最大,涌现出“深圳义工联”“深圳民间河长”及国内首个政府委托社会组织管理的城市自然公园等典型环境社会团体实践案例。

  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要求,要按照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忘初心再先行、牢记使命作示范,聚焦“可持续发展先锋”,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下一步,我们将以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全面对照‘双区’建设要求,主动担当,敢闯敢试,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初汉表示,接下要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以打好打赢攻坚战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抓手,全面抓好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硬任务;推进大气质量在高水平保护基础上实现高层次突破;全力以赴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严格实行环境违法“零容忍”,扎实开展“利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

  二是尽快印发《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2020-2035年)》,盯紧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35迈进国际一流水平的目标,努力打造优美生态、清新环境、健康安全、绿色低碳、宜居生活、改革创新城市标杆,并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行动,打造国际交流合作窗口,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示范、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三是以中央印发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契机,全面对照方案要求,充分对接国家部委、省各厅局,协同沟通、共同研究、同步推进改革项目,并全力做好承接事权下放、突破法律事项授权及改革评估、实施准备。

  四是持续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创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继续推广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记者 窦延文)

(责编:刘淞菱、陈育柱)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