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2020年11月10日16:22  来源:深圳新闻网
 
原标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丨仙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四角楼、八角楼、登云书院……一幢幢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置身其间仿若踏上穿越之旅。在河源市东源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仙坑村,依赖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仙坑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省一级的新农村示范村。2019年9月,仙坑村获评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

  仙坑村

  仙坑村地处康禾镇北部,生态优美、民风纯朴。和大多数贫困村一样,由于地处偏远,集体经济薄弱,仙坑村被列为省定相对贫困村。自2016年5月盐田区与东源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驻村扶贫工作组依托深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狠抓帮扶产业和民生项目落实。目前,全村58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81人已全部脱贫,脱贫率达100%,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3万元。2018年,扶贫驻村工作队获得“广东省2016-2018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仙坑村

  仙坑村

  绿色发展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作为盐田区与东源县精准扶贫重点打造的示范村,仙坑村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2016年9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仙坑村视察,对该村精准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根据指示精神,扶贫驻村工作队研究制定精准施策方案。目前,在盐田区政府、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等多方支持下,已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366万元。

  仙坑村

  朝着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的目标,仙坑村紧锣密鼓地完成赤南公路、牛古潭桥、村庄自来水、村道拓宽及硬底化、农田水利建设、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仙坑游客服务中心等28项民生工程,尤其是赤南公路的改造升级,基本解决了仙坑村公共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彻底畅通了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

  仙坑村

  文旅结合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

  历史资源显示,仙坑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村内20多幢清代客家方形围屋,古建筑和客家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曾被授予“广东省古村落(客家地区)”称号、列入住建部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八角楼作为仙坑村最早的古民居,是目前所发现的东江流域历史最早的、防御性最强的客家民居建筑,被列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这为仙坑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重振古邑新风打下了坚实基础。

  依托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2019年,仙坑村委会联合旅游有限公司,利用仙坑现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以中小学生乡村调研和体验农村生活为切入点,做起了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古村旅游项目也为东源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形式和内容。“目前,我们正计划以‘下乡三农体验’为依托,在已有的古建筑为主体的参观基础之上,整合乡村闲置农田,开发成学生农趣体验基地,进一步增加学生在乡村的体验感。”驻村第一书记刘启煜说。

  仙坑村

  “产业+游学”实现精准扶贫

  “客韵诗画里,茶缘仙坑村。”康禾茶在当地小有名气,曾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作为朝廷贡品,康禾贡茶的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我们发掘当地资源优势,结合仙坑村传统产茶区优势,投入15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建茶园。”刘启煜介绍,2017年,按照“公司﹢农户”模式,仙坑村打造了以有机茶种植、加工、销售及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仙坑客家红生态茶园”产业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带来经济效益24万,解决了5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65户贫困户200多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该项目获评河源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十佳精准扶贫项目”。

  为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扶贫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7月,万科集团到仙坑村实地考察,形成“乡村振兴+持续造血”的帮扶思路,为仙坑村量身定制了“6+1”实施方案,项目总预算5000万元,在古建筑修缮保护、历史文化传承、艺术内容导入、人文自然景观升级改造等方面开展援建;同时,引入专业旅游团队运营仙坑村旅游资源,引导学生下农村、干农活、搞调研从事农事活动,策划“农民丰收节”等项目形成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研学发展道路,村企携手在带动群众致富上初见成效。仅2019年至今,仙坑村就已累计接待研学人数超2万多人次,正常运营后,预计每年接纳人数可超7万人次。

  仙坑村

  特色民宿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乡村旅游是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创新文旅扶贫模式,动员村民利用仙坑闲置的农户民居房间资源,开发打造一批民宿,以此提高村民村集体经济效益。2019年,该村共接待来自珠三角学生共计3000人次,带动农户68户,实现户均增收2万余元。

  今年65岁的何老伯是首批参与房屋改造的农户之一,家中的3间房如今被拿出来用作名宿,经过一番简单整修装饰,小小的房间看起来也是温馨感十足。去年10月,何老伯家中接连接待了好几批前来仙坑村旅游打卡的年轻学生。“我家一次可接待12个人,一天三顿伙食,差不多60块钱,加上住宿费30块,算下来,每个人日均消费不到100块钱。”掰着手指头,何老伯这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对于何老伯这样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来说,这些收入足够让家中的经济情况大为改观。

  仙坑村

  计划打造广东首家乡村旅社

  随着仙坑村知名度日益提升,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禀赋,使其产生规模化发展效应,成了当前扶贫工作组思考的首要问题之一。记者了解到,为深入实施乡村研学点扶贫产业项目,当前,仙坑村正探索“万家民宿”发展模式,推动当地村民为游客提供食宿、游乐等接待服务。“第一期计划征集约60户本村农户参与投资开发与打造,每户可住10-12人,同时通过完善工商注册手续和完善管理条例,打造广东首家可一次性容纳700人的乡村旅社,带动村民收益。”刘启煜告诉记者。

  “通过村、企‘手牵手’,仙坑人气越来越旺,旅游品牌越来越响,村民有收益,说明‘乡村旅游’项目是有生命力的。”刘启煜满怀信心地说,接下来,将依托仙坑古村的古建筑、历史、人文、乡村农业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完善研学教育、亲子游、自驾游等市场需求旺盛的项目,继续完善南粤古驿道仙坑段、民宿、野炊区、各农事体验区等基础设施的修缮和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在珠三角等目标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与村民共谋发展,力争走出一条有仙坑特色,同时也是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振兴之路。(记者 陈琳君)

(责编:刘淞菱、陈育柱)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