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沙井北立交。 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通讯员 叶振峰 摄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一期工程即将于本月底通车,成为深圳北部区域又一条东西向的高速主干道。12月17日,记者来到深圳外环高速一期西段,提前试跑探路。
一期设12处互通立交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是广东省“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高速公路骨架网的一条加密线,也是深圳“十横十三纵”干线道路网规划的重要一“横”。项目由深圳段和东莞段组成,西起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向东经宝安区、光明区、龙华区、东莞市、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终点接盐坝高速公路,全长约93公里,其中深圳段76公里分三期建设,东莞段17公里。即将通车的深圳外环高速一期工程全长51公里。
记者12月17日从松岗芙蓉互通驶上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一路向西行驶看到,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已全部完成,沿线护栏、标志标线、收费站等相关配套设施都已到位,隧道内的灯带式照明已经亮起。按照交通标志,双线六车道的外环高速主线限速为每小时80~100公里。
深高速外环项目管理处安管部经理黄捷胜告诉记者,深圳外环高速一期工程分为沙井至观澜段,以及龙城至坪地段。沿线共有特大桥、大桥(含分离式主线跨线桥)40座,隧道5座。有互通式立交12处。市民将可通过广深沿江高速、南光高速、龙大高速、梅观高速等多处进出外环高速。
12月8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官网曾发布信息,“根据施工计划,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将于2020年12月底通车”。理论上,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一期与东莞段连贯通车后,从沙井驱车至龙岗坪地的时间可缩短至1小时以内。
全线覆盖5G网络
深圳外环高速一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来首个高速公路通车项目。这里也将被打造为广东省智慧高速省级科技示范路。
智慧高速有何特别之处?据介绍,深圳外环高速项目利用BIM技术,结合物联、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的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预制梁台座成本得到降低,利用率提高16.7%。同时,道路建立了外环高速大数据中心及交通综合监测系统,可实现对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状态、车辆实时运行、交通事件和交通环境的动态化、一体化监测和预测。
“沿线共计划布设135根多功能智能杆,挂载基站实现全线5G通讯网络全覆盖”,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深高速公司解到,深圳外环高速的建设创下了多个第一:是国内公路行业首个“PPP”模式投资项目;全长93公里,是目前深圳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快速路项目;是迄今为止深圳工程规模最大的项目——使用混凝土280万立方米,相当于3个水立方游泳馆体积,钢筋85万吨,相当于8个鸟巢体育馆用钢量,全线桥隧比达59%。(记者 肖晗 钟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