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深圳频道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将修复鱼塘生境迎候鸟

2021年07月23日09:14 | 来源:深圳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新鲜!水牛踩塘泥促进鱼塘生物多样性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3号鱼塘。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摄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3、4号鱼塘中,群鸟在滩涂草丛阴凉处栖息躲避大暑的高温,偶有几只白鹭掠过塘面。7月底,这里将迎来一次新的生境修复,更好地迎接下半年冬候鸟的到来。

  7月22日,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红树林基金会(MCF)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介绍将积极开展基围鱼塘生境主动式改造管理。此外,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基围鱼塘芦苇防治研究与示范项目也即将全线开展。

  活动现场,红树林基金会工作人员从项目实施方案及进展、监测计划与实施、传播方案与计划三大方面,详细介绍鱼塘生境修复和芦苇防治研究项目。

  据悉,深圳湾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的中转站,每年都有近十万只候鸟来这里越冬。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深圳市民欣赏万鸟齐飞的黄金季节。为了给候鸟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早在2016年,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就开展了鱼塘生境修复工作,根据水鸟脚的长短、觅食需求等,将传统基围修复为越冬水鸟的栖息觅食地,营造适宜涉禽、游禽及鸻鹬类等多种鸟类栖息的生境,解决深圳湾涨潮时水鸟无落脚地的问题。

  今年,在秋冬季节来临前,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将持续发力,对鱼塘的水闸进行提升和迭代,实现“精准化”调控水位、自动化水质监测等功能,以实现候鸟生境精细化管理。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借鉴香港米埔保护区的管理经验,拟首次尝试将水牛加入对芦苇生长控制的实验,通过水牛对芦苇的依赖实现自然平衡,并利用水牛对塘底的踩踏和翻滚促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同时,采取水淹、覆膜、生石灰法控制和生物法等对控制芦苇生长进行实验,两个鱼塘内对实验区域也有进行划分。

  工作人员介绍,鸻鹬类的鸟儿更愿意待在植被覆盖率低、裸露光滩面积充足的浅水栖息地。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繁殖能力强,易快速形成连片的芦苇群落。生长过于茂盛的芦苇会侵占光滩面积,减少鸟儿的活动与觅食空间,不利于鸟儿的起飞降落,给鸟儿带来生存焦虑。对此,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还将同步启动基围鱼塘芦苇防治研究工作,给鸟儿提供良好的觅食与活动空间。(记者 徐娅 实习生 李晓彤)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