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22条已正式落地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网深圳10月14日电 (王星、李申)10月13日,深圳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据悉,截至目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22条已正式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
会上,深圳市委政研室、前海管理局、南山区、宝安区、福田区、光明区、市委组织部、南方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先后围绕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等主题作发言。
深圳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卢文鹏表示,一年来,深圳市委改革办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全力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截至目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中,22条正式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18条事项正在有序推进。
“前海已由‘创业十年’迈入‘黄金十年’。”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表示,一年来,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5项,累计达到645项。2020年前海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占全市49.6%,全省18.3%,全国3%。“‘扩区’为我们提供了携手南山、宝安共同打造粤港澳重大合作发展平台的契机。”他说。
南山区委书记曾湃表示,南山作为前海重要承载区,是服务前海最直接、联系香港最密切的地方之一。“‘前海所需、南山所能’,我们将结合南山创新优势,多动脑筋、打开思路,大胆探索、率先突破。一方面,立足属地保障,把基层治理、基层服务工作干好、干扎实,让前海更多发挥合作区的独特优势,更少负担行政区的各种‘杂活’。此外,将在深港合作、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多方面,举全区之力支持前海发挥国家战略平台作用。”
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表示,前海“扩区”将宝安82.75平方公里纳入实施范围,赋予宝安深度参与前海开发建设的光荣使命。“当好‘大后方’,甘做‘服务员’。”王守睿说,除了扩区的82.75平方公里外,宝安其他300多平方公里都是前海发展的战略腹地、战略纵深。“宝安将深化与前海共商共建,主动承接好管理服务职能,做好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事务性、基础性工作,让前海轻装前行、心无旁骛。”
福田区委书记黄伟表示,一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聚焦“三大片区”、落实“五条政策”、构建“五大集群”,深港科技合作取得重大突破。“10月6日,林郑月娥特首发表施政报告,提出规划北部都会区,大力发展科创产业,为合作区建设提供了新机遇。”黄伟说,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深港科技创新更紧密合作。
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颖表示,光明区坚持集聚一流创新资源,着力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显示度,聚焦信息、材料、生命三大主攻方向,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集聚一流装置、一流平台、一流人才,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载体、战略科研力量、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政策资源。 “接下来,光明将坚持科学赋能产业,畅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努力将光明建设成为2. 0升级版的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林表示,深圳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才汇聚史。“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关键在深港。”张林说,将用好用足优势,联手香港深化合作,探索构建深港人才共同体,优化升级深港联合人才政策包,推进实施更加便利的专业人才执业制度等,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湾区红利。
“要培养杰出人才,我们必须要建一所杰出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表示,南科大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在基础科研方面,学校将部署十大“校级重大科学问题”,培养杰出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通过引进高水平教师来促进卓越人才培养。从今年1月至今,学校已签约引进97名教学科研序列教师,包括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发达国家院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