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期向困難群體發放補貼逾3300萬元

2020年03月10日08:54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我市近期向困難群體發放補貼逾3300萬元

  建立戰時指揮體系、擴大保障范圍、優化申辦流程、加強臨時救助、多方聚力聯動、健全救助網絡……疫情防控期間,深圳民政部門推出“非常舉措”組合拳,全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織密扎牢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網。記者從深圳市民政局獲悉,1月至今,全市向低保對象、散居孤兒、困境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特殊群體發放社會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等資金共計3322.55萬元﹔發放5.86萬個口罩等防疫物資和米面糧油等生活物資。至3月9日,全市低保戶等困難群眾暫未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迅速響應建立防疫指揮體系

  “疫情期間,我們對困難群眾、特殊群體要比平時更加關愛。”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發生后,市民政局迅速成立市民政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對“一老一小”等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建立上下貫通、扁平高效的戰時指揮體系,確保情況全面掌握、問題及時發現、工作快速響應、要求嚴格落實到位。

  市民政局及時擴大保障范圍,既關注低保、特困、散居孤兒、困境兒童等在冊困難群眾,也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形成的特殊群體,如無法自理也無人照顧的臨時困境老年人、監護缺失的臨時困境兒童、無法復工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群眾等,悉數納入救助范圍,全面覆蓋。

  發放價格臨時補貼970多萬元惠及5.2萬人

  “同時加大救助力度,突破臨時救助的政策上限。”該負責人介紹,臨時救助上限從12個月低保標准大幅提高至18個月低保標准﹔放寬臨時救助申請條件,對在深患新冠肺炎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非戶籍人員,由急難發生地民政部門或街道(鎮)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切實發揮“兜底中的兜底”作用。

  特殊時期特事特辦,我市民政部門通過採取全流程網上辦理、容缺審批、將低保等救助業務審批權下放街道、低保等定期核查及續保時限自動延長至防疫期結束等有力措施,最大程度簡化優化審批程序,便利困難群眾快速拿到“救命錢”。

  該負責人透露:“截至目前,共給予18名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金9.27萬元﹔啟動1月份971.85萬元價格臨時補貼的發放,惠及5.2萬名低收入群眾﹔157名低保戶獲直接延期,發放低保金等救助金19.96萬元。”

  救助各類臨時困難群眾1113人次

  “一老一小”,作為疫情防控最需要關愛保護的群體,其安全保障是民政部門防疫抗疫的重點內容。我市民政部門通過依托社區聯防聯控機制、公布疫情期間生活無著的困難群眾救助指引、開通24小時未成年人臨時救助服務熱線等多項舉措,及時發現疫情期間陷入臨時困境的老年人、兒童並實施救助,具體將綜合考慮老年人、兒童的家庭、身體等狀況,按隔離觀察、臨時照護等不同情形,統籌好社區、家庭、養老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社會組織、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社工等各方力量,確保老年人、兒童迅速脫離困境,得到妥善照護、暖心服務。

  此外,我市持續加大對流浪人員的救助力度。目前,除了市、區3個救助站外,各區(新區)已開設了35個臨時庇護點,形成涵蓋市、區、街道三級的應急救助網絡,並向社會公布聯系方式,確保對流浪人員應收盡收、應救盡救、應幫盡幫。截至目前已救助各類臨時困難群眾1113人次。(記者 庄瑞玉 通訊員 常曦文)

(責編:王楠、陳育柱)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