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羅湖管理局局長唐湘良。 羅湖區互聯網信息中心供圖
“鵬城第一峰”梧桐山。 黃浩浩 攝
人民網深圳5月29日電(王星、劉淞菱)在深圳市羅湖區的街頭走一走,蔚藍晴空下,滿眼的郁郁蔥蔥,一直鋪向遠方,讓人心曠神怡。經過40多年高速發展,這個深圳最早開發的城區,仍持續煥發著勃勃生機。
5月29日,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第49個世界環境日,羅湖“雙周發布”舉行生態環境專場。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羅湖管理局局長唐湘良通過主題發布的形式,向公眾交出一張生態環境提升和社會經濟發展雙贏的答卷。
生態格局:一半山水一半城
森林覆蓋率達51.86%、城市綠化覆蓋率達64.6%、生態保護區面積佔比超過50%……當天發布會上公開亮相的羅湖全區生態地圖,完整呈現了這個現代化城區“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態格局。這也是深圳市區級生態地圖的首次發布。
從生態地圖上可以看到,羅湖區內,一橫一縱兩條生態軸線十分醒目:橫軸線上,有銀湖山-布心山-深圳水庫-仙湖植物園-梧桐山﹔縱軸線上,有圍嶺公園-洪湖公園-翠竹公園-人民公園-文化公園。森林、濕地、湖庫和野生動植物共同構成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
其中,“鵬城第一峰”梧桐山海拔943.7 米,是國內罕有的位於中心城區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風景區,也是深圳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深圳“綠肺”。
該景區動植物資源豐富,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珍稀動植物的庇護地和資源庫之一。其中最具特色的毛棉杜鵑群落景觀,每年花季都是深圳的一大盛景。
豐富的生態資源,為羅湖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創造了條件。2001年,全國第一批兩個植物類物種資源保護中心——蘭科和蘇鐵種質資源保護中心,均選擇落戶羅湖。“這兩個中心也是國內遷地保存專類植物最多的單位。”唐湘良說。
除了自然資源保護,公園建設同樣是生態城市重要內涵。截至2019年,羅湖共有公園129個,公園綠地面積1712.1公頃,城鎮人口公園綠地面積人均約為16.87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64.6%。綠化覆蓋率和城鎮人口公園綠地面積都位於深圳市前列。
羅湖還建成了包括省立綠道、城市綠道、社區綠道等在內的綠道155.2公裡,並塑造了羅湖綠道5號線、淘金山綠道等深圳市精品綠道。
其中,羅湖綠道5號線融山水、休閑、生態和文化於一體,被譽為“深圳最美綠道”﹔淘金山綠道以“精致”“野趣”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是一條結合梧桐山生態環境、海綿城市設計、智慧綠道建設、及沿路二線關文化特色的郊野生態型綠色廊道。
城區名片:清水長流空氣優
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位於羅湖的深圳水庫,總庫容4577萬立方米,幾十年來水質達標率始終保持100%,持續為深港人民提供優質飲用水,被譽為深港兩地人民的“大水缸”。羅湖轄區內還有6座小型湖(庫),以及大小河流20條。
水質與民生健康息息相關。唐湘良說,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羅湖轄區內河流的水質,也歷經了由好變差,再逐漸恢復的過程。
近年來,羅湖不斷加大在治水提質方面的投入,取得的成績也十分亮眼:深圳市共有兩個國家水質考核斷面,其中與羅湖相關的深圳河河口斷面水質,自2018年11月份由劣Ⅴ水改善為Ⅴ類,為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
隨著治水工作的不斷推進,梧桐山河以及深圳河蓮塘段、布吉河三角台段等河段,吸引了大批珍稀鳥類棲息,肉眼可見魚兒在河底嬉戲,已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羅湖不僅山好、水好,空氣也好。”唐湘良表示,2019年,羅湖PM2.5年均濃度為22.6微克/立方米,在全國GDP超過2000億元的市轄區(不含港澳台)中污染濃度最低,空氣質量在“2000億俱樂部”中排名第一。
2019年羅湖的空氣質量不僅達到我國空氣質量二級標准,更是首次達到歐盟標准(25微克/立方米)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准(25微克/立方米),創201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轄區2013—2019年PM2.5年均濃度總體呈下降趨勢,空氣質量呈逐年改善趨勢。
“良好的環境已成為羅湖的一張名片。”唐湘良說,為更好地支撐城市可持續發展,無縫銜接山水景觀格局,羅湖已規劃三大城市生態廊道。這三大廊道將以不同的主題和理念,打造多元化的城市空間,進一步提升羅湖的環境品質。
精細管理:“羅湖藍”更加湛藍
作為GDP超2000億元的國際化城區,還能保持空氣質量最優,羅湖用了怎樣的方法,才換來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
唐湘良介紹,近年來,羅湖持續落實“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鼓勵機關單位和公共機構優選純電動汽車,引導公眾綠色低碳出行。
同時,羅湖通過開展柴油車污染攻堅、綠色施工、工業源減排、非道機械排放提升、綠色生活工程等行動,助力轄區大氣質量提升。
除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外,羅湖還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為保障轄區河流水質長效治理,羅湖生態環境部門編制《羅湖區涉水面源污染長效治理工作方案》,以確保各項任務有序開展。
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並非一朝一夕。今年是深圳“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全面鋪開的一年。目前,羅湖已率先開展“無廢城市”社區建設試點。
通過試點,羅湖將著眼建立起社康醫療行業、餐飲行業、汽修行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高效管理指標體系,努力打造形成一種可推廣、可復制、經得起考驗的“無廢城市”社區建設示范模式。
“此外,羅湖繼續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大氣質量。”唐湘良說,羅湖將在全區10個街道大氣監測子站周邊都建設微站,率先做到轄區大氣環境監測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對區域大氣質量實現精細化管理。
同時,油煙濃度在線監控項目將實現轄區餐飲企業全覆蓋管理,976家重點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全部納入油煙濃度在線監控管理,確保排放達標。“通過這些措施,我們將讓‘深圳藍’‘羅湖藍’更湛藍。”唐湘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