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八大實驗室奠基

2020年06月03日09:38  來源:深圳商報
 
原標題:哈工大(深圳)八大實驗室奠基

  6月2日,哈工大(深圳)重點實驗室集群項目舉行奠基儀式,項目用地面積3.37萬平方米,將於2023年交付使用。

  6月2日,哈工大(深圳)重點實驗室集群項目奠基。項目包括5個以“一室兩區”創新模式在深圳拓展建設的國家級實驗室平台和3個以院士為核心的重點實驗室。項目計劃於2023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屆時將形成布局完善、技術先進、運行高效、支撐有力、交叉互促、協同催化的科技創新平台。

  八大實驗室為深圳帶來“科技力”

  “一室兩區”的建設模式是指同一國家級實驗室平台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在校本部和深圳兩個校區同時發展和建設。此次奠基的“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可調諧(氣體)激光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特種環境復合材料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就是以“一室兩區”模式在深圳拓展建設的國家級實驗室平台。

  據校方介紹,“一室兩區”模式依托哈工大校本部現有的國家級實驗室平台的科研實力、核心學術團隊、實驗室建設、管理運營經驗,積極對接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軟硬件需求,努力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此外,哈工大(深圳)同時啟動3個以院士為核心的重點實驗室。據介紹,這3個實驗室分別為“空間信息網絡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網絡空間安全重點實驗室”和“城市工程安全重點實驗室”。

  據了解,重點實驗室集群項目用地面積3.3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8.7萬平方米,投資匡算15.35億元,計劃於2023年底交付使用。

  迎百年華誕哈工大再添“新引擎”

  迎百年華誕,添重磅集群。本次奠基儀式別出心裁地邀請了100位嘉賓、師生共同見証。

  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在致辭中表示,深圳近年來將高等教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哈工大(深圳)是其中的成功范例。此次建設的重點實驗室集群,將進一步提升哈工大(深圳)的發展實力與深圳市的科技競爭力,有力促進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和成果轉化,為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做出積極貢獻。深圳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支持哈工大(深圳)的發展,為重點實驗室集群項目建設創造良好條件,助力打造國家級綜合科學研究平台。

  市建筑工務署副署長李卓在致辭中說,重點實驗室集群項目是哈工大(深圳)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重要校區,發展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的根本需求。作為項目建設的組織者,深圳市建筑工務署將力爭把該項目打造成精品。

  哈工大(深圳)獻出的“特別禮”

  “今天的奠基儀式,因為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而顯得意義格外不同。”哈工大(深圳)黨委書記吳德林在奠基儀式上說,集群項目具有三重意義,一是哈工大(深圳)向哈工大百年華誕獻禮、喜迎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重要活動,二是哈工大(深圳)提升綜合辦學能力、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大項目,三是哈工大(深圳)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扎實推進復工復產的具體舉措。

  吳德林說,重點實驗室集群的研究方向既瞄准國家戰略需求、又符合深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既彰顯了哈工大的優勢特色,又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引領性,對市校雙方的新一輪發展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建設科學中心貢獻“支撐點”

  在奠基儀式現場,哈工大(深圳)常務副校長甄良接受中央、省、市媒體採訪時說,隨著重點實驗室集群加速推進,哈工大(深圳)的科研實力將再躍新台階。近年來,哈工大(深圳)高度重視舉辦本科教育,目前已初見成效。重點實驗室集群將為哈工大(深圳)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強勁的動力,這既與具有基礎性的本科教育相得益彰,也將為推動深圳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的發展貢獻力量。

  據悉,哈工大(深圳)目前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在內的50多個創新載體。甄良表示:“在不久的將來,重點實驗室集群將成為高端人才、高端設備和高端學科的集結地,對促進深圳的科技創新將具有深遠意義。同時,它也將成為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強有力的支撐點。”

  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黃臻、南山區副區長練聰、深圳大學城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戴興毅以及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等參加奠基儀式。(首席記者 吳 吉 通訊員 謝梁暉 文/圖)

(責編:陳育柱、李語)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