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老舊城區停車現狀一景。 記者 廖萬育 通訊員 葉振峰 攝
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羅湖管理局獲悉,《羅湖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和《羅湖區社會資本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投資補助實施細則(試行)》於近日發布。社會資本參與羅湖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將可獲取補助,最高補助標准為單個車位5萬元。
據悉,羅湖區現有停車泊位14.66萬個,小汽車保有量33.34萬,停車缺口達20萬以上,是深圳各區中停車缺口最大的行政區,也是深圳老舊城區“停車難”問題典型代表之一。
為打通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政策瓶頸,羅湖出台了上述兩部《細則》。
根據相關政策內容,羅湖轄區內由社會資本全額投資、獨立建設運營並對社會開放,且可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的立體停車設施新建或改建項目可獲補貼,符合補助范圍的停車設施按不同類型、泊位數予以補助。具體補助標准為: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最高按3萬元/車位的標准進行補助,建筑類立體停車設施最高按5萬元/車位的標准進行補助,單個項目補助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含),且不得高於設備採購額度的40%(含)。
除制定兩份實施細則之外,羅湖區積極推動以規劃先導緩解停車矛盾。目前市交通運輸局羅湖管理局正緊密開展《羅湖區停車設施建設3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梳理停車現狀問題、優化停車設施布局、深化停車場設計方案,並制定3年滾動建設計劃。
深圳目前已有5個區明確了立體停車設施補貼政策。除羅湖外,此前福田、龍華、光明、寶安等區已出台補貼實施細則,按不同類別對每車位給予8000元至5萬元補貼。(記者 肖晗 王斗天 通訊員 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