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等教育增量提質迸發“名校+名城”效應

2020年10月06日09:22  來源:深圳商報
 
原標題:各地優秀學子青睞深圳高校

  8月24日,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啟用﹔9月10日,新校區迎來了首批新生,5個院系的1271名2020級新生在這裡開啟全新的大學旅程。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啟用,意味著深圳的高校版圖進一步擴大,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也將提升一個台階。

  “十三五”期間,深圳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通過引進辦學與自辦高校並舉,擴大規模與提升質量並重,走出一條跨越式發展、創新發展之路。截至目前,深圳已開辦高校15所﹔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各項國際排名一路走高﹔名城+名校的疊加效應,也讓深圳的高校成為優秀學子爭相報考的焦點……

  規劃先行,高教發展路線明晰

  深圳的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這是現實。但2012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的高等教育建設駛入快車道。如何保証不偏離軌道,不走冤枉路?2016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高教意見》),確定了深圳發展高等教育的總體目標、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為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注入更強勁、更持久的動力。

  《高教意見》在高校數量、高水平大學數量以及高水平學科數量等方面明確了目標和分步走的時間表、路線圖。提出:爭取到2025年,全市高校達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約20萬人,3至5所高校排名進入全國前50,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前10%的學科達到50個以上,進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學科達到30個以上。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深圳將形成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體系,建設成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並從提升質量、推進國際化、增強支撐能力、深化綜合改革、強化組織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作為深圳第一個針對高等教育全面發展制定的文件,《高教意見》確立了深圳高等教育未來10年發展的總體思路,也為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軌跡敲定了基調。

  引進+自辦,高校版圖不斷擴大

  近年來,深圳市把加快發展高等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市財政對高等教育投入年增長20%以上,投入規模僅次於北京、上海,生均經費標准是省內其他高校的兩倍。

  2017年9月,首所中俄合作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學並迎來首批新生。學校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致力於為中俄戰略合作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質量的創新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學術成果。

  2018年12月,教育部正式發文,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深圳技術大學”。2019年11月27日,深圳技術大學舉行成立大會。這所新興大學獨立招生僅僅兩年,已經成為優秀學子心向往之的“好大學”,理科投檔線在全省高校中躋身前十。

  “十三五”期間,哈工大(深圳)本、碩、博的培養體系日趨完善﹔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獲教育部正式批准設立,成為清華大學唯一的國內異地辦學機構﹔深圳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建的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初現雛形﹔今年3月,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獲教育部批准設立……如今,全市現有高校15所,截至7月,全日制在校學生11.32萬人,專任教師6999人,專任教師博士學位佔66%。

  未來10年,深圳將投入巨資,集中資源辦更多高水平大學。目前,深圳正高起點、高標准啟動籌建深圳海洋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深圳音樂學院、深圳師范大學等新高校,高校版圖將不斷擴大。

  含金量高,人才高地初顯雛形

  增量的同時,深圳的高等教育還在不停地提質。

  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各種榜單上,深圳高校的排名以令人驚喜的速度一路攀升。目前,在公認的四大權威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深圳大學均已進入主榜,平均排名已進入內地高校前35名。作為一所新興創新型大學,南科大在多項世界大學排名中屢次上榜。日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中,南科大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8位,亞洲第33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輕大學排名(全球建校小於五十年的大學),南科大位列中國內地第1位,世界第47位。

  2018年11月,廣東公布了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建設高校和重點建設學科名單,深圳4所高校和20個重點建設學科成功入選。其中,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進入整體重點建設高校行列,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作為新面孔成功入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目前,深圳大學共有工程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物理學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年輕的南科大也有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三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高等職業教育方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雙雙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

  深圳的高校多有“含金量”?優秀學子“用腳投票”給出了答案——港中大(深圳)已經連續5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而在本科批次裡,哈工大(深圳)以理科投檔線652分繼續保持全省第一。以“631”模式招生的高校,也因為報考人數眾多而競爭十分激烈。以港中大(深圳)為例,該校今年採用“631”錄取模式的考生中,8000多人爭搶800多個席位,錄取率僅有約10%。

  如今,深圳高校的人才集聚效應日益明顯,已成為高層次人才集聚和培育的重要載體。據統計,全市高校全職兩院院士超過30名,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超過500人。深圳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有9個都落戶在高校裡。高校正成為深圳創新發展的智慧“加速器”和人才“聚寶盆”。(首席記者 吳吉)

(責編:劉淞菱、李語)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