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年建成高水平國際中轉貿易港

2020年11月17日08:14  來源:深圳商報
 
原標題:2025年建成高水平國際中轉貿易港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近日公布了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范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按照規劃,深圳將加快完善集疏運體系,加快布局珠三角水路組合港和內陸無水港網,在2025年建成高水平國際中轉貿易港。

  據介紹,深圳港主要以集裝箱港口為主,是全球第四大集裝箱樞紐港。鹽田、南山、大鏟灣三大集裝箱港區共有專用集裝箱泊位45個,其中有8個20萬噸級的集裝箱泊位,全球1.8萬T以上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均可靠泊深圳港,是華南地區超大型船舶首選港。現有國際班輪航線229條,通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形成比較完備的國際航運網絡。2019年,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2577萬標箱,同比增長0.13%。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港是外貿大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佔全港93%以上,其中,歐美航線集裝箱吞吐量佔比超過40%。在此次疫情中,深圳港受到的影響較大,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0.8%,直到6月份才恢復單月正增長。目前雖然國外的疫情仍然比較嚴重,但是深圳港的生產已經恢復正常,1-10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149.2萬標箱,同比增長0.25%,實現了正增長。

  市交通運輸局透露,為加快推動深圳港航業的全面發展,發揮經濟引擎作用,深圳出台了《關於促進深圳港航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系統地規劃了深圳港航業至2025年的發展藍圖。至2025年,深圳港將以建設“高水平國際中轉貿易港”為目標,提升港口對超大型集裝箱船舶服務能力,加密以深圳港為核心的國際航線網絡,建立公路、水路、鐵路比例均衡的集疏運體系,通關效率比肩自由貿易港,形成綠色智慧的港口生態圈,構建功能齊備、服務優質的現代航運服務業體系。

  下一步,深圳將從多方面著手促成上述目標的實現。其中,在提升基礎設施方面,將加快推進兩個碼頭、一條航道、兩條疏港鐵路和近距離內陸港的建設工作﹔在優化集疏運體系方面,要鞏固和拓展貨源腹地,加大布局珠三角水路組合港和內陸無水港網絡,降低公路集疏運比例,大力發展水路和海鐵聯運,建立港城分離的綠色集疏運體系﹔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將提高港口通關效率特別是外貿中轉貨物的通關效率,大力推廣復制組合港通關模式,貨交組合港視為貨交深圳港,從而解決深圳港港口后方陸域不足的問題。目前深圳已在惠州和順德實現組合港通關模式。(記者 肖晗)

(責編:劉淞菱、陳育柱)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