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壩光:打造智慧片區開發建設樣本

2020年12月21日09:37  來源:深圳商報
 
原標題:打造“極”具智慧的片區開發建設“壩光樣本”

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CIM管理平台。

  國內最早通過驗收的CIM(城市信息模型)科技項目之一、全市唯一一個全區域以海綿城市理念規劃建設的片區、全市首創開發建設全過程智能數字化……翻開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的“履歷”,不難發現“最早”“首創”“唯一”這些字眼。對於深圳來說,31.9平方公裡的壩光片區如若珍寶,這裡是深圳唯一一片成片規劃、成片開發的未來產業區域,是深圳生物醫藥、生命健康、海洋等新興產業的重要布局點。

  壩光還是一片“生態寶庫”,三面環山一面向海,保有著世界上迄今發現最完整、樹齡最長的天然古銀葉樹群落。

  壩光建設之初就定下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實現更高層次保護”的基本原則,探索“高標准、高質量、高端規劃,低成本、低沖擊、低碳綠色”的新型開發模式。開發建設要創新,更要每一步都謹慎。在如此大的片區,同時間數十個項目開工,要做到科學有效管理必須借助科技的力量,實現即時化、數字化、可視化、可追溯化。

  每個項目都有自己專屬圖庫

  壩光片區目前年度項目有52個,其中區內31個、區外21個,涉及的參建人員有3000多人。如何有效地協調項目進展、提升建設效率?對此,壩光片區從2015年底就啟動了重大項目、重大片區高清影像採集系統。

  為了更好地做好壩光片區影像記錄工作,壩光開發署還專門成立了影像小組,同時邀請片區參建單位一同參與,為壩光影像採集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壩光片區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的專屬圖庫,記錄了最初的場地、場平、地基、建設到建成后的每個階段,都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壩光開發建設啟動以來,始終關注為片區記錄蛻變經歷與歷史記憶,抓好重點片區重大項目數字影像數據採集工作。僅2020年,壩光開發署共組織開展攝影數據採集36次、拍攝制作數字影像圖2次,重點區域影像採集170多次,拍攝短視頻100多次﹔完成壩光片區視頻監控一期配備設備遷移及完善工作,跟進壩光片區遠程高位監控服務項目。

  加強CIM平台研發應用

  如果說高清影像是二維記錄壩光開發建設全過程,那麼BIM技術就可融合先進的三維引擎,建立最完整的多維數據庫。

  從道路、河道再到房建項目,壩光全域運用BIM技術實時記錄了區內及區外共開展的配套項目72個,助推片區首批15個項目完工,實現了從單一項目的BIM走向全片區的CIM應用。2019年10月“壩光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研發與應用”通過了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項目專家組評審驗收,成為國內最早通過驗收的CIM科技項目之一,並獲得第十三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頒發的中國智慧園區(小鎮)獎。2020年,壩光片區CIM平台應用案例作為一整個章節入選李德仁、周成虎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領銜編寫的《智慧園區應用與發展》。

  CIM平台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智慧壩光”的子板塊,CIM平台相當於其底板,首先通過BIM技術對單個建筑物進行建模,再匯成整體,建成“數字小城”(CIM平台)。“隨著壩光開發建設轉入新的階段,壩光CIM數據管理應用平台二期也已完成了招標工作。”他說。

  “雙總”團隊帶來“智慧大腦”

  除了借助科技外,壩光開發建設還有一群專業的智囊團,他們就是總設計師與總建筑師“雙總”團隊。

  “大鵬新區應該是深圳第一個吃‘總師制’螃蟹的。”大鵬新區總設計師黃偉文說,借鑒國外先進的“總師制”,大鵬新區在深圳率先實行“總師制”。2018年6月,大鵬新區與黃偉文商談,希望聘請他的團隊為獨立專業顧問,全面介入規劃設計。

  而另一支團隊則是從2019年9月進駐壩光片區的“工程顧問和總建筑師團隊”,前端的10余位同事與大鵬新區壩光開發署“同吃同住同勞動”。項目總監靳猛表示,他們的背后還有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這個龐大的團隊。這兩個專業團隊的引進,為壩光科學建設提供了“智慧大腦”。(文/班蕊 黃仕婕 圖/王烈)

(責編:劉淞菱、陳育柱)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