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鵬新區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2021年01月23日08:30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大鵬新區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暖陽高照,青山碧海。

  走進大鵬新區壩光片區,這片曾經散落在山海之間的偏僻漁村,如今已是城廓初現。寬闊道路縱橫交錯,生態河流清澈見底,“綠色建筑”拔地而起,生態公園點綴其間,古村風貌保存如初,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深圳東部正在崛起的濱海生態科技小城,已成為大鵬新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佳印証。

  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城區,全力打造深圳東部的新增長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2020年,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歷史節點,大鵬新區面對疫情逆行而上,對標對表市委市政府“雙區”建設的規劃部署,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導向,全面推進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向海發展,為深圳爭當“可持續發展先鋒”提供大鵬示范。2020年上半年,GDP成功“轉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8%,重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31.5%,計劃完成率115.1%,完成投資、增速和計劃完成率均創新區成立以來最高值。

  綠色發展——

  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城區

  生態是新區立區之本,也是新區實現綠色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永續動力。新區以最嚴的標准保護生態環境,2020年生態環境各項指數再創新高,新區也因此增添國字號招牌——中國天然氧吧。

  在保護中發展,在建設中保護。新區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典范的“大鵬開發模式”,率先在壩光片區初見成效。

  “以最實的舉措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壩光打造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城區。”2020年11月7日,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楊軍在壩光建設現場,向記者介紹了“大鵬開發模式”:建成開放的銀葉樹濕地公園,將原本2公頃的銀葉樹濕地群落擴大至96公頃,公園內不僅保存了古銀葉樹群落,還完好保存了300年歷史的鹽灶古村風貌﹔建成啟用的壩光展廳、沃森生命科學中心、人才公寓等16個項目,以及正在建設的生物家園、綠道綜合體、壩光文體中心、人才安居房等項目從路面、樓頂到路邊、院落,都採用“海綿技術”最大限度模擬生態環境……

  記者了解到,32平方公裡的壩光片區,整片採用“海綿城市”技術保護和開發,建設面積僅佔18%,公共綠地佔27%,超過70%山海林湖原貌被完整保存。其中5.46平方公裡建設區內,除了應用“海綿城市”技術模擬生態、修復植被外,所有道路、建筑建設全部應用BIM、CIM技術和“綠色道路”“綠色建筑”標准。建成后,片區年雨水徑流量保持在75%,所有建筑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節能環保低碳或零碳排放。正在建設的“智慧壩光”將同步科學管理片區生活、生產、生態三大體系,為這座濱海生態科學小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技術支撐。

  不僅壩光,正在建設的西涌濱海度假區、金沙灣國際樂園、新大旅游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同樣如此。2020年8月,以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目標的西涌城市設計國際咨詢方案揭曉,同時,西涌海灘獲提名全省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

  創新發展——

  打造深圳東部新增長極

  創新是第一動力,是新區實現后發趕超的強勁引擎。大鵬新區管委會主任劉廣陽表示,新區充分發揮生態優勢,以打造深圳東部的新增長極為目標,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全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2020年5月,沃森生命科學中心建成啟用,壩光國際生物谷進入高端產業發展的新階段。隨著該項目五大中心的運營和3000名科學家的入駐,具有領先世界的生命科學產業將在這裡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劉廣陽介紹,目前,生物谷已引進儲備生物及生命健康產業項目117個。

  生物谷產業聚集方興未艾,食品谷產業布局落地生根。壩光片區“雙谷”建設正形成比翼騰飛創新發展的新格局。2020年11月,在深圳打造國際食品谷戰略部署實施一年半后,兩大國際知名食品企業落戶食品谷。截至目前,初步意向落戶食品谷的項目超過100家。如今,新區正加快引進培育國際農業食品創新人才團隊,打造食品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種業高地和高端食品產業集群。

  改革是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面對創新發展道路上的瓶頸和障礙,新區搶抓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機遇,在全市率先出台《落實綜合改革試點爭當改革先鋒工作方案》,第一批啟動實施的14個具體項目,既有破解發展瓶頸的南澳碼頭用林用地用海審批、水頭沙非農建設用地等項目,也有先行試點的探索數據資產評估、特許醫療服務試點等創新項目,還有可形成推廣復制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海洋碳匯核算等項目。

  向海發展——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向海發展,向海圖強。大鵬灣畔,金沙灣國際樂園即將建成開放,南澳旅游專用口岸將動工建設,國際金槍魚交易體驗中心土地整備正緊鑼密鼓進行﹔大亞灣畔,西涌沙灘綜合整治后重新開放,深圳海洋博物館、深圳海洋大學落戶大鵬……一批向海發展的重大項目、海洋重器,正在加速推進大鵬新區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的步伐。

  2020年,新區啟動新一輪的國土空間分區規劃,確定打造“三城三灣一區”向海發展的產業格局,包括建設葵涌綜合服務新城、大鵬旅游服務小城、新大旅游服務小城、科技創新灣、海洋經濟灣、濱海文旅灣、大鵬半島主體旅游景區,繪就向海而興的宏偉藍圖。

  位於新大185公頃的海洋經濟灣,將成為大鵬向海圖強的“藍色引擎”。據新區科創經服局負責人介紹,這裡不僅集聚了新大旅游項目、深圳海洋大學、深圳海洋博物館等重大項目,還提前布局了海洋生物產業園。

  作為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海洋生物產業園入園項目61個,引進院士團隊3個,國家級領軍人才1人,成立院士工作站3個,各級各類研究所、重點實驗室、產學研示范基地10余個,獲得知識產權項目數超過120個(項)。

  未來,新區將加快培育海洋生物、海洋醫藥、海洋食品、海洋新能源、海洋電子信息、濱海旅游等特色海洋產業,全面推動新區向海發展﹔加快創新基礎設施和平台載體建設,重點推進海洋大學前期工作,全力爭取國家深海科考中心落戶新區,著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引領大鵬高質量發展新征程。(記者 張連城)

(責編:劉淞菱、李語)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