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酒量能“練”?都是誤區

2021年03月02日08:23  來源:深圳商報
 
原標題:中午喝洋酒晚上喝白酒 男子肝衰竭險喪命

  中午喝洋的,晚上喝白的,小伙過量飲酒后連續兩天食欲不振、尿黃嗜睡、皮膚發黃。去醫院檢查,確診為急性肝衰竭,醫院緊急上人工肝后才控制住病情。你知道嗎?小酌怡情、酒量能“練出來”這些坊間流傳極廣的傳聞,竟然都是誤區。到底怎樣飲酒才安全靠譜?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小林酒量一般,春節期間的一天連喝了兩場,共喝了數杯洋酒和大約一斤的白酒。此后兩天,持續出現食欲不振、乏力、嗜睡等症狀,尿液也黃得像濃茶。他趕緊前往附近醫院就診,發現肝功能明顯異常,被轉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治療。

  肝病專家介紹,不僅酗酒有害,少量飲酒也會傷害身體。酒精是“一類致癌物”,隻要有攝入,就會增加對身體的傷害。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2018年曾發布一篇涉及60多萬人的大樣本研究,研究分析結果顯示:酒精對身體的傷害是很難制定“安全限量”的,每多喝一點,傷害就增加一分。

  此外,很多人普遍認為的“酒量能鍛煉出來”,也是人們對自己和酒精的誤解。一個人酒量如何,和人的基因(即人體內的乙醇分解有關的乙醛脫氫酶和乙醇脫氫酶等)有關,這些不能通過多喝“練”出來。而有些人感覺自己經過后天“鍛煉”酒量好像增大了,實際上只是肝臟適應能力變強了,這會讓人產生酒量增大的錯覺,進而大量飲酒,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

  但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我們在很多場合都無法推拒飲酒。不得不喝的情況下,怎樣減輕酒精傷害?專家介紹,在不得不喝的情況下,首先不要空腹飲酒。空腹飲酒,酒精吸收快,會很快進入肝臟對身體造成影響。建議飲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吃一點食物,延緩酒精在胃內的吸收,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需較大量飲酒前,多補充富含維B、維C的動物肝臟、蛋黃、蔬菜、水果等。第二,不要快速大量飲酒,盡量減緩飲酒速度。第三,喝酒時可以多喝點水,加快乙醇代謝。(記者 羅凱燕)

(責編:劉淞菱、陳育柱)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