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寶安區獲評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全市惟一

學生在區科技館做科學實驗。
近日,中國科協印發了《關於命名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的決定》,第一批命名的53個2021-2025年度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中,深圳寶安區被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這是繼2021年1月以全省最高分被確定為2016-2020年度全國科普示范區總結評估優秀單位后,寶安區科普工作再獲肯定。據了解,廣東省獲此榮譽的僅3個縣(市、區),寶安區是深圳市唯一獲評的區。至此,寶安區已連續5次被授予“全國科普示范區”稱號,成為全國科普工作的優秀代表。
多年來,寶安區扎實抓好科普工作,探索出“基層科協組織+科普品牌+創新教育”的科普工作新模式,構建“區-街道-社區(企業、學校、醫院)”三級科普體系。全區共建設了基層科協63個,注冊科普志願者1800多人,各類科普教育基地66個。
以科技館為主陣地 將科普送到市民身邊
寶安區科技館在運營方面,以較小的投入、持續的保障、原創的精神開辟了地市級科技館運營上的新路子。先是陸續建設了球幕影院、4D影院、少兒科學啟蒙展廳等場館,科普硬件設施逐步完善。然后提升管理、服務、研發的軟實力,發揮了館內科普設施的潛力。
在設施運行保障方面,每年定期引入主題展覽、更新老舊展品、購置高水平的科普影片,保証館內設施常展常新,展品完好率長期保持95%以上。在場館服務方面,區科技館開設科普電影或科學表演,使觀眾在參觀展廳之余能夠更好體驗館內各項活動。此外,寶安區科技館在展教活動方面進行了許多自主開發工作,最成功的是自編自導自演的科普實驗秀,工作日在區內學校巡演,周末在館內固定演出,大大豐富了場館科普內容。
在多年的精心運營下,寶安科技館的展廳吸引力強、展覽緊抓社會熱點、講座形成品牌、科學表演精彩紛呈、創新教育多姿多彩,成為了深受市民喜愛的科技場館。每年舉辦5場以上主題科普展覽,周末及寒暑假上演科普秀200余場,開展科學公益課1000余節,疫情發生前,年接待參觀團體100多個,觀眾超過30萬人次,充分展現了科技館在全區市民中的人氣。
以“科創+科普”為特色 營造濃厚科普氛圍
經過多年積累,寶安區已經打造了一批較有社會影響力的科普品牌活動。寶安區“流動科技館下基層”活動堅持十余年,出展488場,出展天數1200多天,走遍了寶安區的大街小巷,實現了公立學校全覆蓋、民辦學校大部分覆蓋,並對工業園區等開展針對性巡展,多次受到省、市科協表揚,已成為寶安科普的金字招牌。
以創新教育賦能,著眼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科普實驗秀進校園”“大手拉小手——院士專家進校園”等趣味橫生又飽含科學原理的活動得到轄區青少年的喜歡。與此同時,寶安區科協還積極開展館校合作,主辦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寶安選拔賽、寶安區“三模”競賽等青少年科技賽事,寶安區代表隊也在各級各類科技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區科協還聯合寶安創新課程研發中心原創開發設計線上課程,打造“線上普及”模式,對全區中小學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創客空間開展培育與輔導工作。近三年來,為全區青少年提供了2000多期創新教育課程,兩萬余人參加。
寶安區在融合“科創+科普”上下功夫,在科技企業裡開展科普基地建設,將高新技術企業的實驗室、生產線、成果展廳對市民和學生開放,培育了洲明科技、華測檢測、裕同科技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科普教育基地,並鼓勵開展企業科協建設,目前已成立企業科協26家。
疫情期間,區科協向全區10個街道124個社區共贈送3.78萬冊《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科普書籍﹔在全區25個“科普e站”宣傳防疫知識,發布防疫系列微視頻﹔邀請寶安中醫院專家面向寶安企業和園區講解中醫抗疫知識,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等,為疫情防控貢獻科普力量。
寶安日報記者 高山 通訊員 周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