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兩位在深全國人大代表登上人民日報兩會特刊

2022年03月04日09:22 | 來源:人民深圳
小字號

原標題:兩位在深全國人大代表登上人民日報兩會特刊

  導讀

  3月4日,兩位在深全國人大代表登上人民日報兩會特刊,暢談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人民日報》3月4日兩會特刊08版

“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本報記者 呂紹剛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深圳大學黨委書記李清泉代表表示,我國開放的高等教育政策,使得深圳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5年新增5所大學,深圳高等教育實現“驚人一躍”,大學和城市實現“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到2035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為此,廣東省、深圳市陸續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育措施。”李清泉代表介紹,深圳大學持續推進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面向全球引進人才,目前全校外籍教學科研人員不斷增加,還與境外280所高校簽署了協議,開展學生交換、教師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辦學等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

  李清泉代表認為,開放式的高等教育是資源、平台、理念的開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和科技支撐。“在新的發展階段,高校隻有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更加主動和深入地對接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從而推動實現跨越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代表告訴記者,在其自身所處的行業,科技創新與開放密不可分。

  劉若鵬代表舉例說,超材料技術被《科學》雜志多次評為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的領域,被廣泛應用在大型航空、海洋裝備上。前些年,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不能很好融入相關行業中去。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大量新興技術在各行業中快速應用,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就是受益者之一。

  “得益於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這幾年,深圳科技領域的國際貿易可以用‘突飛猛進’一詞來形容,尤其是2020年以來,中高端產業方面的出口更是一路走高。”劉若鵬代表說。

  “沒有開放的科技創新機制,就不可能在新興交叉技術領域有所突破﹔沒有開放的產業鏈,就不可能實現高效率高價值的創新。”劉若鵬代表說。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