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40年,他們用汗水和智慧將南海小漁村建成國際化大都市——

深圳:勞動創造奇跡

呂紹剛  王星 李申
2022年04月30日07:57 | 來源:人民網-深圳頻道
小字號

遠眺位於深圳寶安區的“灣區之光”摩天輪。謝瑩攝

  4月下旬,深圳微風拂面,空氣清涼。行走在美麗的花園城市裡,干淨整潔的道路,幾步一遇的公園讓人心曠神怡。

  作為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深圳創造了無數奇跡。40多年來,在深圳這座“創新之都”,廣大干部群眾始終充滿活力,斗志昂揚。深圳的建設成果,也成為“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的真實寫照。

2006年7月,深圳友聯船廠工人。鄭麗萍攝

  “高要求讓這座城市仍在不斷向上生長”

  從深圳羅湖出發,沿著深南大道一路西行。全長25.6公裡的道路兩側,此起彼伏、層巒疊嶂的各式建筑群與天際渾然一體,勾勒出城市發展的動人輪廓。

  “走過這麼多城市,深圳的城市天際線在我心中是最美的。”今年58歲的中建鋼構工程有限公司首席專家陸建新,盡管已經在這條城市主干道上穿行過無數次,但車窗外的景觀仍令他流連忘返。

  1982年,工作不到3個月的陸建新便接到任務來深圳,為我國第一棟超高層建筑——160米高的國貿大廈項目進行施工測量。當時,建筑專業出身的他見過的最高樓隻有5層。

  “80年代初深圳都沒幾棟樓房。”陸建新回憶,那時候工地上住的是用毛竹、油氈臨時搭起的工棚,雖然條件簡陋,但這樣的生活卻令他興奮不已。“對於一個學建筑的人來說,最吸引人的不就是萬丈高樓平地起嗎?”

1999年4月,深圳福田一名工人在酷熱天氣下喝水解渴。鄭麗萍攝

  以國貿大廈為起點,陸建新開始了與摩天大樓的不解之緣。

  從383.95米、曾刷新“亞洲第一高樓”記錄的地王大廈,到441.8米的京基100大廈,再到600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40年來,深圳每個時期標志性建筑背后,都留下了他的汗水與付出。

  “深圳的快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高樓建造的機會,再加上技術手段的摸索總結和實踐積累,中國的鋼結構施工技術水平突飛猛進,已躋身世界一流。”陸建新表示。

  今年1月26日,陸建新帶領團隊修建的深圳坪山高中園項目,歷時196天建設迎來主體結構封頂。

  這些年,擅長超高層鋼結構建筑的陸建新,工作內容和以往相比有了一些變化:摩天大樓項目越來越少,醫院、學校等民生項目在工作中的佔比越來越高。

  以坪山高中園項目為例,該項目要達到“拎包入住”的標准。比如音響、投影等教學設備,體育場、圖書館等配套設施,都要修建和調試好。“相比蓋高樓,現在的要求和難度反而更大。”陸建新說。

  “業務的轉變,表明深圳的城市建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他認為,現在深圳降低了對城市建筑物理意義上的高度追求,但城市發展的質量高度卻在不斷提升。“正是在這種高標准的要求下,40多年過去,這座城市仍在不斷向上生長。”

2010年3月,深圳北站建設者。鄭麗萍攝

  “‘深圳速度給無數年輕人帶來精神鼓勵”

  “手套、安全帽、安全繩大家再檢查一下,千萬不要疏忽……”4月18日7時30分,隨著早班安全教育的結束,深圳光明科學城啟動區負責幕牆和室內裝潢的工人們,在韓均的帶領下,又開始了一天緊張忙碌的施工。

  盡管有著10年建筑經驗、已經在工地上忙活了一年多,韓均至今對項目的建設速度,仍感到有些難以置信:從一片荒草地和小水塘,到建成佔地3萬多平方米、以五棟高樓為主體的科學城,這個項目僅花了三年多時間。

  目前啟動區建設的總進度已完成97%,基本實現“五天一層樓”的建設速度。由於項目結構特殊,施工不能往上同步復制,要達到五天一層,比當年深圳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的施工難度更大。

  韓均感嘆,這個項目不僅結構復雜,內部還有大量需要精密布置的實驗室、科研儀器。“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還能如此高效地施工,以前總聽說‘深圳速度’,來光明工作后才讓我長了見識。”

  在他看來,光明科學城的建設速度可以歸功建造體系好、技術熟練度高和細節工作足。“不過我體會最深的,還是每個人身上的那股子沖勁,讓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樣子。”

  2012年,韓均隻身一人離開四川老家來到上海,開始了建筑工人的“學徒”生涯。

  “剛到工地時雖然什麼也不懂,但我知道工作絕不只是為了混口飯吃。”他回憶,自己那時很勤奮,無論是木工、繪圖、還是測量,項目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學得很用心。“因為我堅定地認為,即使是農民工,自己也要學得一技之長。”

  短短兩年時間,韓均迅速從新人成長為一名老手。2016年來深圳發展時,他已經走上技術管理崗位。

  “很慶幸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沒有虛度光陰。”韓均說,深圳這座城市和自己非常契合,年輕、有干勁、敢闖敢拼。“這座曾經誕生過無數奇跡的城市讓我學到了很多,‘深圳速度’也給無數年輕人帶來精神鼓勵。”

  如今,隨著光明科學城項目建設逐漸進入尾聲,外觀日漸靚麗,韓均感到與有榮焉。“作為普通工人,很榮幸能為‘深圳速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未來我也要繼續努力,繼續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他說。

深圳地鐵1號線修建現場,工人夜間施工。鄭麗萍攝

  “地下‘長城’讓城市邊緣變得觸手可及”

  4月19日,深圳地鐵13號線北端工地,上屋北站主體結構施工進入尾聲。施工現場,中建八局深圳地鐵13號線四工區項目總工詹興家與監理工程師正在對上屋北站高支模進行驗收。

  2010年畢業於湖南工業大學的詹興家,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的12年裡,雖然曾干過公路、機場、市政等不少工程,但負責地鐵建設還是頭一回。

  深圳地鐵13號線四工區包含13號線寶安段人石站、羅租站、寶石路站、上屋北站4座車站和羅租主變電所。這一段最深的基坑有24米深,大約相當於8層樓高,施工裡程長7.2公裡。項目不僅征拆面積大,還面臨著過河穿塘等各種難題。

  “困難雖然多,好在我們都一一克服了。”詹興家說,地鐵區間常年在地下施工,環境悶熱,加上深圳夏天濕熱多雨,工人24小時排班作業,大晚上也要打照明加緊施工,很是辛苦。涼茶、綠豆水是施工現場的常備物品。

  在詹興家看來,地鐵就是城市裡的地下“長城”。像血脈、觸手一樣四通八達,讓城市邊緣變得觸手可及,給城市的發展、居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便利。“我常常和工友們聊天,能感覺到他們內心充滿自豪感。”

  中國電建深圳地鐵12號線土方工程現場工人萬東平的感受則更加直白:“這也是我們工人一點一點搬出來、造出來的。想象這地鐵通了以后乘坐,這個城市的建設也有我們參與,有點滿足、驕傲。”

  萬東平2019年來到地鐵12號線項目。由於工期緊張,這兩年多來,他幾乎每天都是兩點一線,也沒怎麼到深圳走一走、看一看。“等這個項目完工,我也想坐著地鐵走遍深圳,看看自己參與建造的美好風光。”他說。

  2004年底,深圳地鐵一期工程開通,線路全長21.866公裡。到2021年,運營裡程已達431公裡(含有軌電車),線網密度位列全國第一。2022年底,深圳地鐵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隨著總裡程增長,地鐵路網四通八達,市郊至市中心通勤時間不斷縮短,市民幸福感將不斷增強。

  “家人現在住在惠州。我也好幾個月沒有回去看看老婆和兩個孩子了。”詹興家說,“未來深圳地鐵21號、16號線都將延伸至惠州。希望地鐵繼續高效建設,也早日實現我坐地鐵到家的心願。”他笑著說。

俯瞰深圳寶安濱海文化公園。寶安區委宣傳部供圖

  “城市建設要構建與市民產生情感連接的空間”

  4月17日傍晚,深圳西海岸邊,涼風徐徐。夕陽下,連城達海的濱海廊橋宛若一道“彩鏈”,將濱海文化公園、“灣區之光”摩天輪、寶安體育館等文化地標一一串聯,繪就一副海城共融的美麗畫卷。

  “這些年寶安城市面貌的變化翻天覆地。”在深圳工作已20年的梁少武感慨,2001年他大學畢業來到寶安區城管局時,寶安大道才建好不久,道路以南靠海的區域就是一片大工地。“作為一名深圳市民,也是濱海文化公園建設的參與者,每次來我都挺驕傲的。”

  20多年來,梁少武輾轉多個崗位,一直從事著綠化管理、公園建設相關的工作。

  “我參與過不少項目,濱海文化公園是我心裡印象最深刻、最滿意的作品。”梁少武認為,它的特殊之處在於體現了城市建設理念從追求功能建設、經濟價值,向追求文化品質和民生服務的轉變。

  走進濱海文化公園,爭相盛放的鮮花連成花海,在海風吹拂下一派生機。八座連廊將商業綜合體與公園緊密相連,實現大自然與城市的無縫對接,模糊了游客的邊界感。

  項目規劃之初,就將商業體和公園作為整體,統籌建設,完善了配套服務,使其能同時滿足游客觀景、購物、用餐等各類需求。

  “能觀海、能購物、能體驗美食,超贊!”寶安區居民陳誠來到濱海文化公園“打卡”后,在朋友圈晒圖並配上這些文字,一下子引來不少好友點贊。

  “公園的核心是給人使用。”梁少武說,城市建設的標准,與人對城市的需求息息相關。一座城市在建設起步階段追求的是功能齊全。“比如建公園,過去我們的思路是建起來就行,現在則要全方位打造精品。”

  濱海文化公園內分布著12個單體異形鋼結構構件,流線型的線條與海水的波浪形態交相呼應,處處體現設計之美。其中3個“蘑菇”狀涼亭單體構件,由3萬多根不同的鋼材組成,安裝時每一根都要根據編號一一對應,頗費功夫。

  “大到一個構件,小到一塊地磚,隻有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才能建設得更細致、更有溫度。”梁少武表示,“隨著人們精神需求的不斷提高,城市建設也要構建與市民產生情感連接的空間,這樣才能繼續吸引更多的人才,在未來創造更多的奇跡。”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