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春風拂新綠 植樹正當時

2023年03月12日08:38 | 來源:深圳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春風拂新綠 植樹正當時

  ▲綠意盎然的福田區香蜜公園。深圳晚報記者 陸穎 攝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深圳四海公園,廊橋水榭映碧空。 深圳晚報記者 寧杰文 攝

  ▲鵝頸水濕地公園被譽為光明區的“綠肺”。深圳晚報記者 陸穎 攝

  深圳三月,春色正濃,萬物萌動,滿目蒼翠。百花競放在浪漫的春光裡,“植”此青綠,播撒希望的種子,收獲綠色未來。

  樹木對於人類的生存、地球的生態環境,均有著重要意義。3月12日植樹節,深晚記者通過梳理相關史料,並採訪專家,與您一起探秘古今植樹節的變化與發展。

  植樹造林歷史悠久 古人也愛植樹

  植樹造林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禮記》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公元前五帝時代,舜便設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來處理全國的林業事務。

  周朝時期,《周制》中提及“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即在郊野大路兩側種植行道樹,標明道路延伸方向。兩漢魏晉南北朝以來,行道樹種類增加,不僅有鬆樹,還有楊樹、柳樹、槐樹。隋朝開鑿大運河時,運河邊御道兩側也有行道樹。明清時期,植樹規模有更大發展。

  古人為何如此重視植樹?深晚記者梳理發現,古時,桑棗等經濟林木的產出能作為庄稼的補充,為百姓衣食生活提供保障。人們在種田的同時,還會栽種桑樹,以此來養蠶,紡織衣物。

  古代植樹還能作為軍事屏障,發揮防御功能。《漢書·韓安國傳》中記載,蒙恬受命北御匈奴時,就創造性地“以河為境,累石為城,樹榆為塞”,也就是在黃河一帶構筑城塞,同時在外面栽種榆樹,構成另一層關塞,讓騎兵到此不得不下馬步行。

  樹木連接了人類與自然,古人的環保意識也滲透其中。《管子·度地》中記載,樹以荊棘,以固其地,雜之以柏楊,以備決水,說明古人已認識到亂砍濫伐與水土流失的關系。

  深圳在森林植被保護等方面有較多創新特色

  植樹貫穿人類歷史,留下了不同的時代特色。近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能源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韋福雷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表示,植樹造林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作為鼓勵和宣傳植樹造林而存在的植樹節,在國家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當下,其現實意義更加凸顯。

  韋福雷認為,植樹節不僅僅是植樹,也不僅僅是這一天,而是通過這個節日,喚醒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從古至今,植樹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傳承。

  韋福雷介紹,深圳在森林植被、生態空間保護等方面有較多創新特色。早在2005年,深圳就率先劃定生態控制線,把全市接近一半的陸域面積列入生態紅線加以保護。多年來,深圳持續提升生態空間品質,深入實施森林質量精准提升工程。與此同時,深圳還開展紅樹林生態修復和保護,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去年11月,《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決定,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對深圳打造國際化“生態名片”擘畫了嶄新的發展路徑。

  “深圳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在全國開創了‘政府主導、企業管理、公眾參與’的自然生態管理模式。”韋福雷說,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成為深圳首個國家濕地公園。騰訊等互聯網企業攜手林業部門推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讓全民義務植樹進入“雲端植樹”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階段。深圳持續開展多項植樹活動,正在努力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美好願景。

  深圳去年完成修復退化林逾萬畝

  深晚記者梳理發現,今年3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深圳立足資源稟賦,做好護綠增綠用綠文章,圍繞林長制重點工作,做到護綠有質量、增綠有色彩、用綠有成效,森林覆蓋率從39.1%提升到39.2%。

  目前,全市已構建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林長制體系,設立各級林長1844名,2022年全市各級林長開展巡林1948次,召開林長會議58次,共完成修復退化林10060.8畝,新造林撫育9014.22畝。

  未來,深圳如何高質量推動森林植被保護,同時更好地推進“山海連城 綠美深圳”生態建設?韋福雷介紹,2021年,深圳率先在全國建立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制度體系,為綠水青山“定價”。目前,暫未把生態價值轉化為市場價值。在“雙碳”背景下,碳匯是實現生態價值“變現”的一個突破口。比如,碳匯可以激活森林、草原、濕地、土壤等生態系統潛能,其中資源佔比最高的森林碳匯,或成為撬動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支點。

  韋福雷認為,除了植樹造林外,深圳還可以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與森林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閉環的綠色建筑體系,降低能耗,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記者 吳潔 實習生 潘思佳)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