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以來工作亮點回眸

2025年02月23日09:47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實干篤行勇擔當 砥礪奮進助發展

  2024年10月30日,深圳市政協第107期“委員議事廳”在深圳書城中心城南區大階梯舉行。6位政協委員圍繞“隻此深圳 遇見世界級旅游新坐標”主題展開熱議。

2024年8月15日下午,市政協總工會界別“聚焦新業態守護勞動者”深聊會。

  全年組織“深調研”580場次,提案立案627件,完成辦理事項3794項,反映社情民意510件,421條建議被採納落實﹔

  開展數十次協商議政,提出的一大批意見建議被納入黨委政府的“決策盤”,成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支持委員“身”入基層“心”到群眾,累計開展各項履職為民服務活動300多場次,舉行18場“身邊事好商量”、17場民生主題“深聊會”,推動一大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全年市政協委員參與履職活動9000多人次,涌現出8名優秀履職標兵、72名優秀履職委員﹔

  ……

  一串串閃亮的數字,記錄著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以來,深圳市政協人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的履職“新樣子”,也展示了深圳市政協以“協”成事、以“商”求同、以“專”提質,助力深圳現代化建設邁出更加堅實步伐的新作為、新擔當。

  黨建引領“一子落”各項工作“滿盤活”

  筑牢思想之基,把牢方向之舵,方能行穩致遠。

  一年來,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學思踐悟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政治理論武裝,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體現到一言一行上,團結引導社會各界人士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同心奮進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圳實踐。

  一年來,市政協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政治規矩,定期向市委匯報黨組工作,請示報告重大事項46次,自覺在市委領導下主動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始終與市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黨建引領“一子落”、各項工作“滿盤活”。這一年,市政協堅持以黨建強政治、帶隊伍、促履職、增團結、聚人心,黨建貫穿履職全過程各方面。首次召開全市政協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組建了黨員委員活動小組,機關黨建、委員黨建“雙線並行、多點發力”,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創建,打造了一批成色足、亮點多的黨建工作品牌。這一年,政協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增強,市政協機關開展“六大行動”創建“六型機關”入選2024年度市直機關模范機關創建優秀案例,2個黨支部被評為市直機關“四強”黨支部,1個黨支部被評為工委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政協黨建與履職工作相融互促、齊頭並進,高質量的黨建為政協事業創新發展夯基固本。

  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一批建言納入黨政“決策盤”

  規劃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深圳的國家重大戰略和光榮使命,對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實大灣區“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如何助力這一重大平台更快更高質量發展?圍繞“聚焦打造科技硬核,大力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深圳市政協2024年發動全國、省、市、區四級政協委員以及行業專家近百名深入調研,並召開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提出9方面36條具體建議。

  市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裡、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裡。

  過去一年,市政協始終與黨委政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按照市政協年初的各項工作安排,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高密度的協商議政活動。這些協商議政活動中,有關乎前海、河套、沙頭角等重大平台建設的,有聚焦高水平開放、優化金融服務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等高質量發展問題的,還有提升城市服務品質、助力民生發展的。市政協組織委員、專家深入調研協商,通過“深聊會”“委員議事廳”等平台、綜合運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積極建言獻策、匯聚智慧力量。

  每一場調研協商都全力以赴、做深做實﹔每一份建言都力求務實精准、拿來能用。一年來,市政協協商議政成果得到市領導充分肯定,政協建言之智實實在在地轉化為工作之效。如市政協經過調研協商,就“推動深圳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出33項160條建議,在我市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等行動計劃中得到充分採納,積極助力深圳持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地。

  此外,市政協還全力服務市委重點工作安排,如積極開展市領導挂點服務企業工作,深入企業、行業、協會開展走訪調研和挂點服務,廣泛收集意見建議277條,推動解決問題241項,贏得了企業的廣泛贊譽。

  架好連心橋辦好暖心事寫好“民生答卷”

  推動改造華強北街道福強社區“鄰裡之家”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感,為龍華區外國語學校打造170米的校外風雨連廊,在深圳灣公園增加多個第三衛生間、母嬰室和無障礙停車位,在梅林街道社區試點引入智能化24小時廚余垃圾投放設施……聚焦身邊微實事,解決民生大問題。2024年,市政協組織了18場“身邊事好商量”,深入社區聯系群眾,積極探索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銜接貫通,找到“最大公約數”,從而推動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32個“微實事”得到有效解決。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一年來,市政協堅守初心使命,厚植為民情懷,密切聯系界別群眾,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了各界群眾心坎上:

  就住房、醫療、教育等民生關切,提交民生提案163件﹔

  通過18場“身邊事好商量”,把“問題清單”轉化為“幸福答卷”,解決民生實事32件﹔

  深入開展“一對一”挂點聯系社區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09場,引導廣大政協委員、機關干部深入實際察民情、獻計出力解民憂﹔

  修訂出台《深圳市政協委員工作站工作辦法》,建強委員工作站、界別群眾聯系室,鼓勵和支持委員開展各項履職為民服務活動300多場次,讓各界群眾真切感受政協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聚焦“優化為民辦事預約機制”等組織17場民生主題“深聊會”,增進共識,聊出成效,一大批建議在協商中轉化成了惠民舉措﹔

  ……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政協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年來,市政協履職為民、服務人民腳步不停,架好連心橋,辦好暖心事,用心用情寫好一份份“民生答卷”。

  加強團結聯誼攜手向前看合力往前干

  2024年10月30日,在“大道同心 團結奮進”——“走進深圳政協”公眾開放日活動上,來自深圳8所學校和教研機構的32名師生觀摩了深圳市政協“委員議事廳”,參觀了“協商聚偉力”主題展覽和協商民主實踐基地,走進市政協機關,近距離感受協商民主的脈搏。

  “原來身邊發生的很多事、我們接觸和正在享受的很多政策,都和政協的工作密不可分。”參加開放日的師生們大開眼界。

  2024年,市政協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為契機,在全市政協開展“大道同心 團結奮進”主題活動,歌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和行動。“走進深圳政協”公眾開放日就是其中一項活動。

  除了開展主題活動,市政協還通過深化與民主黨派、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社會階層人士、港澳台僑界的團結聯誼,不斷擴大“朋友圈”,當好黨的政策宣傳者、群眾利益維護者、社會和諧促進者,積極促進“五大關系”和諧,旗幟鮮明唱響經濟光明論,廣泛團結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攜手向前看、合力往前干。如發揮港澳委員“雙重積極作用”,聚焦深港合作平台建設,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協商議政28場次,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和增長極。推動深圳市政協歷屆港澳委員聯誼會成功換屆,赴港澳開展團結聯誼活動,與港澳委員及各界代表人士近300人次深入交流,服務“一國兩制”大局,同心開創美好未來。

  啟動第五季《深圳口述史》征編工作,記錄100位口述者寶貴的深港記憶,描摹人緣相親、商緣相連的時代畫卷,全網累計傳播量達3.8億,《深圳口述史》先后入選第十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周“年度項目大展”和第十四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委員講堂”開講十周年,迎來第300期,全年舉辦8場活動,邀請1300余名群眾現場參與,756.6萬余名網友在線同步收看,獲評2024年深圳市“終身學習品牌項目”﹔開展4期“政情通報會”,幫助委員更好知情明政、提高履職實效﹔舉辦8場“委員議事廳”活動,網絡直播在線觀看量超640萬人次﹔制作播出“政協熱線”節目40期,傾聽群眾聲音,傳播知識與正能量……市政協通過各種途徑講好“政協故事”,傳播共識,為深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正能量。

  篤行回望交答卷,賡續奮斗謀新篇。

  站在新起點,市政協將跑起來、搶時間、爭一流,奮力跑出深圳政協“加速度”。(記者 周元春)

(責編:王星、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