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捷銳生物孫瑞:在深圳,硬科技創業很“絲滑”

“深圳和美國波士頓很像,都是創新之城。”深圳市倍捷銳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倍捷銳”)CEO兼聯合創始人孫瑞望向窗外,實驗室的玻璃幕牆與窗外萬頃花海碧湖,勾勒出一幅科學之城與都市田園交相輝映的春日畫卷。
倍捷銳是一家光學科研儀器研發制造公司,其最新推出的無標記高內涵活細胞成像分析儀,憑借多樣化的成像模式、自動化操作及智能AI分析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該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從波士頓求學,再到落地深圳創新創業,孫瑞和他的團隊正用無標記定量相位成像技術,續寫著跨越太平洋的創新創業“雙城記”。
源頭創新 填補空白
一次偶然機會,在波士頓留學的孫瑞結識正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周仁杰教授。如今,周仁杰教授是倍捷銳的首席科學家。
“在充分研究定量相位成像技術並進行國內外市場調研后,2019年,我們在香港科學園共同創立倍捷銳,希望盡快將掌握的定量相位成像技術和專利在內地落地推廣,填補了我國在活細胞成像領域的空白。”孫瑞介紹。
考慮到技術轉化成產品需要快速進入市場,倍捷銳公司在2020年搬到深圳。孫瑞說,倍捷銳的合作伙伴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默克、蔡司等產業頭部公司,原型產品已進入科研、工業領域實際應用。
如今,倍捷銳已實現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產業化、從創意到市場的過程。特別是2024年,企業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還推出了新產品無標記高內涵活細胞成像分析儀。
孫瑞告訴記者,基於熒光標記的高內涵活細胞成像分析儀是現階段神經細胞形態學分析的主要研究工具。我國主要依賴進口,單台設備成本高昂。無標記高內涵活細胞成像分析儀具備熒光成像功能,可實現高內涵活細胞分析,滿足國產替代需求。定量相位成像這一技術目前在國際上也處於領先地位,國外公司還沒有推出基於定量相位成像的無標記高內涵相關產品。
“同樣參數的儀器設備,同行的售價是300萬-500萬元區間,倍捷銳的產品可以實現100萬元以下。”孫瑞介紹,通過技術國產化、借助國產制造和供應鏈的優勢,倍捷銳成功將產品成本降低了80%。
城市“賦能” 絲滑創業
落地深圳5年,孫瑞的創新創業之路並非一路坦途。但孫瑞認為,當初選擇深圳是正確的,城市“賦能”讓創業更“絲滑”。
深圳是創新之城,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光明科學城布局的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科研院所和充沛的產業空間,也非常契合倍捷銳的發展需求。
2022年,倍捷銳公司入駐深圳市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2023年即獲得腦科學企業認定,並獲得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被認定為腦科學企業之后,我們享受到了相關產業配套政策,迅速拿到50萬元補貼,以及其他研發補貼和場地租賃補貼。”讓孫瑞印象深刻的是,不僅有專門的政策扶持,執行效率也特別高。“整個申請過程非常‘絲滑’,不需要特別復雜的操作,這種簡潔高效的執行力‘很深圳’,讓我們感覺特別安心。”
從腦創中心順利“畢業”之后,倍捷銳搬到光明天安雲谷產業園擴大規模,目前公司處於小試階段,擁有550平方米的產業空間,下半年預計可以實現中試,量產后有望達到每年生產逾30台儀器。
在深圳,企業更容易找到市場。倍捷銳通過與中山大學·深圳、深圳理工大學、深圳灣實驗室等科研院校和機構合作,有助於技術產業化落地。並以深圳為支點,再逐步把客戶布局到北京、上海、武漢、成都、重慶等地區。
在深圳,產業鏈供應鏈完善的優勢也讓企業更容易降本增效。孫瑞介紹,倍捷銳公司研發的先進光學成像技術產業化,借助深圳及周邊的生產制造業優勢和供應鏈整合,能更高效推動精密儀器產品落地。
很多初創科技型企業在前期容易遇到無人識貨、融不到資、生存艱難等情況,孫瑞感同身受,但他覺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變化著。他說,尤其在深圳,這幾年明顯感覺到社會的投資理念正在發生轉變,從以前的投高回報率到現在投硬科技,這對於硬科技初創企業來說是好的趨勢。(記者 鄭寬 鄧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