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時空壺田力:同傳翻譯耳機讓溝通無國界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1955年出版的《永恆的終結》中寫道,時空壺是人類發明出來溝通過去和未來的機器。70年后的中國深圳,年輕的科幻發燒友、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田力,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研發出全球首款零按鍵操作、多語言實時互譯的開放式翻譯設備。
田力的團隊不僅實現“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更以敢闖敢拼的勁頭,將科幻變成現實。如今,這款量產的翻譯設備已遠銷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致力用“溝通創造連接”,讓溝通無國界。
近日,本報記者在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採訪到田力,並親身體驗了其同傳耳機強大的翻譯功能,真切感受深圳生機勃勃的創新創業氛圍。
科幻照進現實
今年1月召開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展示了2024年報關單,最后一批貨物正是從深圳發往日本的深圳時空壺W4 Pro同傳耳機。
談及為何將公司取名“時空壺”,田力的回答頗具哲學意味,“創業公司就是在不確定性中成長的。”話語間,顯露出深圳年輕創業者“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
決定做翻譯耳機,源於2017年田力父母在歐洲旅游時發生的一件記憶猶新的事。田力母親在山上突發高原反應,因為不會外語,沒法第一時間用當地語言求救。
幾十年前的科幻小說設想出了自然便捷的溝通場景,可幾十年后仍未能實現。這極大地觸動了田力,他暗下決心,要做一款無障礙的翻譯設備。
創業就像翻山
田力最初以為,這件事不過是“想辦法把翻譯軟件加入到藍牙耳機裡……”但事實和想象完全不一樣。“過去市場上沒有出現這類產品,是因為很多技術難點沒有攻克,且普遍認為這款產品太小眾,不看好它的市場。”
“創業就像翻山。低處的果實被摘完,隻能仰望更高的山。”田力和團隊遇到的“第一座山”是通信技術問題。“普通藍牙耳機在錄音時,隻有一邊起作用,如果兩個人共用一對耳機打電話,就無法同時接收對面的聲音。”為攻克這一難題,他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真正創業后才知道,山外有山,不停去翻。”田力說,現在很多的翻譯產品都是手動控制的,類似於交替傳譯,說話后要等著機器翻譯再繼續對話,打亂了溝通節奏。為此,他們開發了一系列算法,從背景噪音中剝離出聲音,讓翻譯可以實時同傳,也讓對話更順暢。
“無感”跨語種交流
午間的時空壺辦公室裡,依舊熱鬧,年輕人圍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討論著產品。
“深圳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對年輕人特別優待,不僅可以輕鬆租到價格優惠的辦公場所,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在這裡,大家心裡踏實,做事有勁。”作為創始人,田力並沒有單獨的辦公室,座位就在聯排辦公桌的最后一個工位。頭頂的電視機屏幕裡,滾動播放亞馬遜平台上對公司產品的實時差評,“這是為了警示大家,要把產品做得更完美。”
“無感溝通這件事,我們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領先的。”田力自豪地說。2024年9月,時空壺推出全球首款開放式翻譯耳機——時空壺W4Pro AI同傳耳機,可支持40種語言及93種口音間的任意兩種語言即時互譯,准確率高達96%,語音延遲也被壓縮至3-5秒,可以實現對話雙方“一人一隻耳機”雙向語音實時翻譯,也可以搭配手機麥克風用於會議的同傳翻譯,甚至可以給電話、視頻會議做語言翻譯。
與市面上的翻譯設備不同,W4 Pro主打“無感”——整個流程無需用戶手動設置目標語言,更不需要手動切換講話人或傳遞手機,W4 Pro會在后台自動處理一切翻譯事務,讓跨語種交流的重點回歸“交流”上。
一位初到國外留學的中國學生使用時空壺產品后,不僅順暢地融入課堂,還讓老師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見識到了“中國智造”的驚嘆和美妙。“這位學生說起這件事時一直在笑,笑聲裡充滿著對‘中國智造’的驕傲,而這,也正是我和團隊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田力說。(記者 方慕冰 實習生 王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