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主會場八大場館精彩將啟

第二十一屆文博會即將開幕,各展廳正在緊鑼密鼓布展中。圖為15號館。 深圳特區報記者 畢晗 攝
這兩天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格外熱鬧,滿載搭建材料的卡車不斷駛入,將3300家線下參展企業所需的布展元素送達主會場,經過精心安裝組建,迎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開幕。
本屆文博會主會場共設有八大展館,包括3個綜合館和5個專業館,各展館展覽面積均為2萬平方米,總面積為16萬平方米。綜合館包括文化產業綜合展(A、B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展。專業館包括國際文化貿易展、文化消費·文旅融合展、藝術設計·時尚生活·文化科技金融展、影視·版權·游戲電競展、非遺·工藝美術展,各專業展館內還設置了多個細類專業展區。各展館都有哪些亮點值得看,記者特此進行了梳理。
文化產業綜合展A(9號館) 文化產業綜合展B(11號館)
集中展示各省市宣傳文化部門優選本地優質文化企業、文化產品。重點突出各地特色文化產業、新業態、新質生產力,重點展示優質文化企業及文化產品,更多促進產品和項目交易。讀者集團、長影集團、沉浸機遇、中國國家版本館、華錄集團、景德鎮陶溪川、芒果衛視、蜜雪冰城、寶寶巴士等一批企業通過各地產業組團參展或獨立參展。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展 (13號館)
集中展示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及廣東其他地市文化產業發展和合作成果,呈現廣東21地市、香港、澳門的一批品牌企業和產品,騰訊、優必選、廣汽集團、小馬智行、樂聚機器人等58家人工智能企業將在這裡參展。深圳展區面積1005平方米,圍繞“美好生活,深圳創造”主題,集中展示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游戲電競、動漫、微短劇、時尚設計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成就。同時,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展區,集中展示深圳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產品。
國際文化貿易展 (10號館)
該館有本屆展會展眼“文創中國”展區,來自國內各地100余家機構、企業參展。此外,該館還設立了國別展區、國際頭部品牌機構展區、文化產品進口貿易展區,重點展示65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發展成果和特色展品。新設文化出海展區、國際美食展區,“文博會禮物”展區(新設)、文化產品直播展區也在該館展示。
非遺·工藝美術展(12號館)
該館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工藝美術展區、鄉村文化振興展區(新設),重點展示工藝品、非遺產品、特色鄉村文旅產品。作為文創中國展區延伸展區,首次推出“文窗聽茶,博案照月”非遺茶會雅集,復刻宋代文人雅集場景,展現《大觀茶典》《聽鬆風》等經典文化IP,深度傳承非遺技藝和非遺潮州工夫茶。同時,首設鄉村文化振興展區,精心遴選一批鄉村文化特色縣域,展示鄉村文化振興優秀案例。
文化消費·文旅融合展(15號館)
重點展示全國各地歷史名勝、文化街區、特色小鎮等文化旅游資源,以及沉浸式體驗、旅游演藝、康養等新型旅游消費場景項目及旅游裝備。包括文旅新業態展區、戶外文旅和運動展區、文化服務業展區(新設)、“集食行樂”美食展區。
藝術設計·時尚生活· 文化科技金融展(16號館)
設有藝術與設計展區、時尚生活展區、文化科技金融展區。藝術與設計展區、時尚生活展區重點組織國內知名藝術、設計機構、文創企業、院校等參展,打造藝術與設計展覽品牌。展區參展單位有:中國服裝品牌代表企業EP雅瑩,中國時尚產業特色小鎮藝秀小鎮等,還有書法家陸一飛與時尚品牌Resimple的聯合展出,以漢畫(漢朝)文明與文化的再現與復活,講述中華文明的一脈相承與持續創新。
影視·版權·游戲電競展 (14號館)
展示國家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媒體融合發展戰略、科技賦能新聞出版業,以及互聯網游戲和電子競技等取得的創新成果和新產品、新技術,展示AI、元宇宙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應用和最新趨勢。包括廣電視聽展區、電影工業展區、新聞出版展區、版權交易展區、游戲電競展區、潮玩文化展區(新設)。其中,游戲電競展區將舉辦2025亞太電子競技大賽,《街頭霸王》頂尖格斗家爭霸賽、《王者榮耀》全亞太區最強戰隊冠軍爭奪戰等電競熱血賽程,不容錯過。
南登錄大廳將設立演藝博覽交易展區
此外,南登錄大廳還將設立演藝博覽交易展區。文博會期間,展區組織30余場演藝表演,音樂劇《無間道》、大型民族音樂詩畫劇《我的阿勒泰》等精彩劇目將輪番上演,覆蓋非遺、巡游演出、音樂會、歌舞劇、兒童劇、話劇、舞蹈等12個門類,集中展現中國演藝精品的藝術魅力與市場價值,搭建起中國演藝作品與國際演藝市場的專業化對話交流平台。(記者 焦子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