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塑造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

2020年08月19日08:0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塑造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

  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史,是一部“当惊世界殊”的城市传奇。在这部传奇中,有一个现象深具启示——在经济腾飞的同时,文化发展同样精彩。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地区,也是城市文明的兴盛之地。

  在文化的润泽下,时光有了温度,精神有了归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深圳深谙这种力量的意义。

  40年来,有梦想、有闯劲的深圳始终沿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轨道砥砺前行,种种文化创新在先行先试中不断刷新人们对这座新兴城市的人文想象。

  40年后,挺进在文化前沿的深圳,将目光定格在了更高远的目标——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典范。

  观念引领,标绘城市精神坐标

  “城市由物质塑造,也由理念铸就。”伦敦设计博物馆前馆长迪耶·萨迪奇在《城市的语言》中这样写道。

  从深圳诞生之日起,这就是一座由物质与理念同时铸造的城市。“特区”,一个自带滚烫激情与奋斗烙印的字眼,吸引的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探路者、无私无畏的改革先锋,全新的理念在这里交汇激荡,凝结成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深圳观念:

  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开始,人们昂首阔步迈向市场经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实干与奋斗摇旗呐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包容的胸襟推动创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诗意盎然又芬芳满城;“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中国城市里,最有力量、最有标识性的城市口号……

  作为中国发展最好、影响最大的经济特区,现代城市文明在深圳有着丰富的表达和现实的注解。

  来过深圳的人们,对这座城市最深的印象,可能来自于这里的人——公车和地铁站台上,上下班时长而有序的排队;在交会路口,“拉链式通行”是司机们心照不宣的约定;斑马线前,汽车耐心等待行人经过;身着“红马甲”的义工,随时为需要的人们伸出援手;在住宅小区,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现代城市文明,已经融入深圳人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遍布全市的186万名义工、参与无偿献血387万人次、5名全国道德模范和5名提名奖获得者、220名深圳文明市民、19名“中国好人”、51名“广东好人”、6名“南粤楷模”、172名深圳关爱行动“爱心人物”……这些有爱的市民构筑起城市的精神高地。

  “关爱行动”17年的温暖航行,各个公益组织各项公益事业的蓬勃向上,《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的出台执行,《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的扎实推进……全市各界合力奏响了正能量的主旋律。

  当“山竹”台风肆虐时,全市城管、公安、武警、民政等战线工作人员逆风而上,快递小哥帮忙扛走倒下的小树,市民帮忙清除路障,大家自觉遵守“四停”令,全市人民众志成城,树立起一道坚强的城市屏障;当救护车呼啸而至,晚高峰的南山大道上出现了感人一幕:千余辆私家车纷纷让出位置,硬是从拥堵的马路上空出一条道路,让救护车得以一路通行……这些瞬间,带着深圳独有的温度,刻画出了最美的城市形象。

  几年前,本报发起了“点赞深圳十大文明行为”,这是对深圳人的一场大规模集体画像。“爱公益”“爱读书”“爱创新”“爱议事”“爱包容”“爱环保”“爱献血”“爱U站”“爱实干”“爱规则”……在网友、专家以及各界人士的视角中,深圳人的特质被总结勾勒出来。一个个文明细节,点滴塑造着一座现代文明之城的面貌。

  创新赋能,特区崛起人文高地

  在深圳中心区的中轴线上,深圳音乐厅和图书馆是一对呈对称形的连体建筑,音乐厅的“金树大厅”和图书馆的“银树大厅”隔空相望。深圳文化学者胡野秋发现,这似乎正隐喻着深圳文化“黄金白银时代”的到来,在“两棵树”后,隐隐可见的,是城市郁郁葱葱的文化森林。

  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一个文化积淀薄弱的城市,一个长期处于文化边缘地带的城市,是否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文化快速发展,甚或成为新的文明中心?

  深圳的文化实践,可以无愧地作答。

  40年前,宝安县只有1台钢琴,1间剧院,1支宣传队,是一个贫困县的文化格局。

  如今,深圳拥有7座超级书城,600多家公共图书馆,700多家实体书店,一年有16万场公益文艺活动在全市各地开展,是“设计之都”,也是“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数字是最直观的,而数字的背后,更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温热的城市生活。

  近年来,深圳全面实施“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影响力正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来提升,以创新赋能文化发展,以实干推进城市文明。

  创新,让城市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品牌——

  从2017年起,深圳创新策划推出“城市文化菜单”:连续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吸引了大批国际名团名家在这里奏响美妙旋律;中国图片大赛用视觉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是摄影发烧友的节日;从去年起,深圳首次有了城市书展,在一个周末里读者可以近距离与心中仰望的名家交流……一批全新的品牌文化节庆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并大大增强了市民文化生活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融合,让“深圳好声音”唱响世界——

  深圳三大国有文化集团近年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总体方案,持续以改革补短板,以创新谋发展,不断加快媒体融合,让“深圳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响亮。去年底,“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正式上线,成为了展示深圳形象、讲好深圳故事、传播深圳声音的学习宣传阵地。全市11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已全部启动运作,打造新的主流媒体。

  共享,让更多文化福利走进生活——

  打开手机,就可以向图书馆预约借书服务;在网上,轻触屏幕就可自如地穿梭在博物馆各个展厅;“惠读书”文惠券发放,掀起市民的购书热潮;2019年,在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深圳非国有博物馆也基本实现了免费对公众开放……在深圳,不断创新的文化服务,为市民带去了更加丰富而优雅的文化生活,让市民共享城市之美、文化之乐。

  提质,让文化产业不断提升竞争力——

  连续数年,深圳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扬帆远航的桥头堡。深圳一批重点出口基地和龙头企业,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等崭新模式,让新的产业形态叠加、裂变,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化建设是深圳40年来的重要成果之一。”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对深圳文化的评价是“一高地三典范”——人文高地、创新典范、兼容典范、魅力典范。

  先行示范,迈向城市文明典范

  深圳,正在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速奔跑,在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征程上,深圳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梦”,来自高屋建瓴的新一幅文化蓝图。

  7月22日,在深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工作小组会议上,《深圳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审议通过。《实施方案》描摹了先行示范区建设在文化领域的新蓝图,提出了构建“六大体系”、实施133项工作任务的“路线图”,将掀起深圳文化创新发展的新一轮浪潮。

  精神文明建设典范、国际时尚创意之都、公共文化服务标杆、文化创意产业先锋、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是《实施方案》中描绘的未来文化深圳的一幕幕图景,并对标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求,提出“六大体系”,提纲挈领推动文化建设。

  “光”,来自指引方向的新时代城市精神。

  经济特区建立40年之际,深圳正在概括提炼“新时代深圳精神”,为城市精神体系的建立标注崭新的坐标。时隔十八年,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的“新时代深圳精神”已经呼之欲出,将使这座城市在迈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底气更足、步伐更坚。

  “路”,来自扎实开展的新一轮文化建设。

  今年以来,深圳歌剧院、国深博物馆(暂名)、改革开放博物馆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加快了推进的步伐,构建城市文化新地标。不少设施已经进入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即将“展露真容”。

  与此同时,“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在各区持续进行,而“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的构想也正在逐步成为现实。此外,深圳还将规划建设31个市级及51个区级大型文体设施,共计有超过100个文体设施将在未来分期分批投入建设,让市民享受到更优质更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

  “特区精神与城市人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普惠、优质与可持续,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深圳的三大优势,是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的‘魂魄’‘硬件’和‘前提’。”光明日报原总编辑何东平说。

  文化的力量,深沉、持久,支撑着这座城市过去的成长,也昭告着未来的方向。

  40岁的深圳经济特区正载梦而生,逐光而行。(记者 韩文嘉)

(责编:刘淞菱、陈育柱)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