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10亿元助力企业发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企业落户最高扶持1亿元;购置办公用房最高扶持1亿元;引进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最高扶持1亿元……近日,深圳罗湖区推出产业政策“大礼包”,拿出10亿元助力企业发展,体现了罗湖区委区政府保市场主体的决心,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6月9日,深圳罗湖“双周发布”邀请罗湖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晓军、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郭桂林,详细介绍“大礼包”具体内容。闻泰科技、八马茶业两家企业也受邀畅谈扎根罗湖发展的故事。
资金规模创新高
会上,陈晓军表示,本次政策修订围绕罗湖区“产业引领、服务升级”部署,聚焦企业在罗湖扎根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全新产业政策为抓手,加快罗湖服务品质升级,助推产业发展“跑起来”。
新政策呈现三个特点:资金规模创历史新高、更突出创新引领、政策体系更完备。
今年罗湖产业资金规模将提高50%,超10亿元,对企业落户、购房租房、吸引人才、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的支持,多项政策支持力度全市最高。如,企业落户最高扶持1亿元。
同时,新政策在科技创新方面着重发力,构建“基础科研平台、龙头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三轮驱动的科创产业发展模式,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如,对独角兽企业最高给予5000万元落地支持;对新认定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最高扶持2000万元等。
此外,政策体系更完备,主要表现在新政策构建起“1+3+N”产业政策体系,“1”是产业资金管理办法;“3”是招商引资、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三个普惠性政策;“N”是具体专项政策,主要围绕软件信息、大健康、数字创意等重点产业制定专项政策。
“这次产业政策修订,我们还注重三个结合:分别是招好引优与培育孵化结合,直接扶持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陈晓军说。
政策既注重“大而优”的总部企业、优质企业,也侧重“小而精”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针对初创企业、小微企业、中大型企业的不同发展历程,设立首贷、发债、上市、股权交易等发展不同阶段的扶持政策。
其中,“首贷扶持”为罗湖区独创,给予融资企业最高10万元首贷补贴;小微企业完成融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发债扶持;鼓励中大型企业做强上市,扶持力度由原来的2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扶持力度为全市最优。
直接扶持和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方面,罗湖拿出“真金白银”,推出“购房打八折,租房打七折”优惠;引导社会物业对老旧园区(楼宇)改造,最高扶持300万元;并设立企业管理团队扶持等,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方面,政策从企业落户、企业空间、企业人才等维度制定相应条款,设置招商引资引荐奖,最高奖励500万元;开展展会招商,搭建招商交流平台,最高奖励50万元等。
城区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最终离不开人才。罗湖另外安排1.5亿元左右的人才专项资金,为人才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综合配套服务。如,出台新版“菁英人才计划”政策体系,实施顶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和团队提供最高1亿元的定制化政策包;实施领军人才奖励项目,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荐人才提供最高80万元每年的人才奖励;加强人才住房保障,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最大150平方米的住房等。
“新产业带来无限发展、新政策带来无限机遇,相信作为营商环境的‘高地’和营商成本的‘洼地’,罗湖一定是大家投资兴业的最佳目的地,罗湖也必将成长出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企业家。”陈晓军说,热切期待更多企业选择罗湖、投资罗湖、扎根罗湖,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实现罗湖蝶变焕新。
招商培育相结合
近年来,罗湖科技产业取得不俗的成绩。
“过去五年,罗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郭桂林介绍,2016年至2021年,辖区战略性新兴企业数量和营收从200余家、300余亿元增至600余家、1400亿元。2021年底,战略性新兴企业营收超100亿元的2家,营收超10亿元的有20家,超1亿元91家。
此外,罗湖高层次人才和基础科研项目实现重大突破。罗湖引进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等8个创新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支撑,并吸引2位全职院士落地,实现全职院士零的突破。引进3个孔雀团队项目,实现辖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项目团队零的突破。
郭桂林介绍,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保障作用,突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罗湖对科技创新实施细则做出修改完善。
新细则着力于差异化发展。罗湖在积极落实全市“20+8”产业集群战略部署的同时,注重差异化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挥自身优势,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大健康、区块链等“7+1”产业集群,与全市其他兄弟区错位发展。
同时,新细则强调招商与培育相结合。一方面,罗湖推动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发挥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吸引龙头企业落地。例如,引进独角兽、准独角兽等龙头企业,按获得投资情况,最高扶持5000万元。
针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发展中的特别需求,罗湖将打造孵化培育、扶持壮大的全链条扶持机制,扎实推进“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助推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例如,对科技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根据投入金额按比例分档给予研发扶持,最高扶持300万元。
立足罗湖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际,新细则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比如,针对企业创新积极性不高问题,制定引进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项目扶持,最高扶持1亿元,支持引进重大平台,制定科技金融、科技保险扶持条款,降低科技企业发展风险成本,鼓励企业大胆投入研发,积极创新。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偏少问题,制定相应政策条款,从引进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两个角度制定扶持内容,对引进的专精特新企业设有租金、装修方面的扶持,对新认定的按国家、省、市不同级别分档扶持。
新细则重视人才引进,强化创新环境营造。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四链协同”,塑造科技人才集聚环境。坚持全方位培养科技人才,搭建培育科技人才载体,以基础科研机构集群规划为引领,实施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培养平台、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专项,全面强化人才培养支撑力。新增设科普基地扶持条款,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新细则也突出政策创新性,强调扶持效果。拓宽引入企业范围,注重对引入具有发展潜力企业落地后的培育,开拓性尝试从扶持资金中拿出5000万元,扶持转股权,发挥产业扶持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支持处于成长期的新引进企业快速发展。推动深港两地创新协同,支持区内企事业单位与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共同承接重点领域的科研攻关项目,扶持港澳创新创业项目。
企业分享
闻泰科技:衷心感谢罗湖区政府为企业塑造的营商环境
闻泰科技是全球领先的集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半导体、光学/显示模组、系统集成企业。“罗湖区一直以来都是闻泰科技的重要发展据点,闻泰深圳分公司已在此扎根发展十多年。”闻泰科技首席财务官曾海成说。
他表示,当初选择落地罗湖,是看重罗湖区优越的创新发展环境、巨大的人才集聚优势以及良好的产业政策等因素。“2020年5月,闻泰科技在罗湖区成立华南总部。罗湖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上门提供政策指导服务,向我们介绍总部企业落户奖励、管理团队经营奖励等各项扶持政策。此后,我司积极组织申报,顺利获得各项扶持资金,极大促进了集团公司的发展。”
2021年8月6日,闻泰科技成功竞得罗湖区笋岗片区一宗新型产业用地,用于建设5G智能终端大厦。目前大厦已开工建设。
“我们相信,依托深圳市区域优势以及闻泰科技的龙头企业聚集效应,5G智能终端大厦未来有望迅速引进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5G产业聚集地,带动海内外5G、半导体、IoT等产业资源集聚。”曾海成说,“衷心感谢罗湖区政府为企业塑造的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干事顺心、发展安心的营商环境和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八马茶业:罗湖良好的营商环境给公司经营带来极大便利
“1994年,八马茶业就来罗湖从事茶叶进出口贸易,1997年在桂园路开出八马的第一家连锁专卖店,现在这家店还在原来的位置持续经营。”八马茶业副总经理何磊说,“每当别人问起,我们都会自豪地说,我们是一家深圳企业,在深圳罗湖都扎根快30年了。”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八马茶业门店由此走向全国,但总部一直在罗湖。他提到,罗湖良好的营商环境给公司经营带来极大便利,公司的大部分员工也安家在罗湖,对罗湖有感情,以罗湖为家。
“这几年,我们先后申请购房扶持、管理团队奖、新设实体门店扶持等各项扶持政策,申请流程特别便捷,工作人员的服务专业细致。”何磊说,“2018年,我们在华都园购入办公用房2000余平方米,进行专项申报并顺利获得一次性600余万元的扶持资金,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很大帮助。”
截至2021年底,八马茶业获得各项专利达30多项,全国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600家,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500强。
“我们未来也将不断顺应发展导向,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投入。通过凝聚科技力量、激发创新动能,进而助力整体茶行业的转型发展。”何磊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