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区开展人才系列品牌服务活动
近日,第三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在深圳市光明区圆满举行,这是光明科学城活力与魅力的精彩展现,更是光明区充分利用科学城优势,持续吸引和集聚青年人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光明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发展机遇,紧密布局大科学装置、科研院所、一流高校等创新资源,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为青年人才打造成长舞台,为光明科学城提供人才支撑。
科研平台引领 撒下“青科种”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布局建设“9+11+2+2”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光明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强化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主体的引才作用,加快青年人才集聚。
今年以来,光明区域内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明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聚焦生命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开展“第十届脑·未来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人工智能夏令营”“中山大学材料专场夏令营”等数十场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系列活动共吸引国内外近百所知名高校3000余名学生齐聚光明,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走到科研一线,近距离接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青年人才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激发创新动能。
专项政策赋能 育好“青年林”
光明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作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战略资源,对标国内外最优政策,谋划实施光明科学城基础性人才集聚行动,优化光明科学城人才政策体系,增强光明科学城对青年人才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光明区全力打造重大培养载体,依托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站点、创新联合体等人才培育载体,提供最具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后人才政策支持,加快青年人才成长。推动实施博士后站点配套资助和博士后生活资助,构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博士后人才工作机制。
通过出台专项政策,积极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在重点高校合作设立奖学金,持续完善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创业孵化基地政策,落实港澳青年实习补贴等,光明区不断创新校企共育模式,为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吸纳、培养和储备青年人才。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例,光明区出台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办法,推动设立深圳湾实验室、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光明区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对接纳实习大学生的基地实施补贴,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培养引进更多优秀青年人才。
品牌活动助力 结出“丰硕果”
一流的科学城需要一流的人才服务,针对青年人才工作生活的痛点难点,光明区开展人才系列品牌服务活动,打造人才工作服务产业发展的新生态。
以产业发展为指引,光明区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思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暖心服务,让青年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以博士人才招引为例,连续3年开展光明科学城急需紧缺人才“求贤令”暨“万名博士聚光明”活动,持续升级“三先三后、分类追踪”的精准、高效引才新模式。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向全球发布招聘需求,累计吸引数千名博士关注光明,为用人单位节省引才经费数百万元。
光明区始终坚持服务人才需求,着力打造人才活动品牌矩阵,逐一破解青年人才“急难愁盼”问题,鼓励青年人才安心扎根光明。搭建“左岸半月谭”高端人才交流品牌,围绕脑科学、合成生物等产业链,举办环球院士光明行、青年科学家夜话、“雨果奖”获奖作家海漄科学与科幻对话等20余期活动,助推高端学术交流和深层思想碰撞。陆续开展“寰球青才 EYE行光明”“光明剧荟”青年系列文化惠民展演、光明科学城羽毛球赛等各类活动,让青年人才在工作之余享受闲暇时光,倾情体验科学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的独特魅力。(记者 周宏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