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甲魚能不能吃?自2月底《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以來,引起巨大爭議。記者3月5日獲悉,該條例將於下周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根據農業農村部剛剛頒發的相關文件精神,牛蛙、美國青蛙以及中華鱉等大部分養殖龜鱉等將不列入禁食范圍。
牛蛙甲魚能否食用爭議大
根據條例征求意見稿,在可食的“白名單”中,隻有豬、牛、羊、雞、鴨、鵝等九種家禽家畜,以及依法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動物。龜、鱉、蛙這類餐桌上常見的兩棲動物不在“白名單”中,它們到底是屬於陸生動物還是水生動物,是否還能繼續食用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在深圳新聞網等網站進行的一項過萬名網友參與的網絡調查中,大部分網友建議將牛蛙、甲魚列入可食范圍。
自疫情發生以來,特別是從全國人大作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有關決定以來,我國多地就禁食野生動物進行立法。牛蛙、甲魚等到底能不能食用,在全國范圍內引起爭議,“牛蛙”一度沖上熱搜。
關注“禁野令”的,除了消費者,還有廣大養殖戶和餐飲相關從業人員。甲魚、牛蛙在我國已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行業年產值達數千億。如果列入禁食范圍,將對行業造成重創。
農業農村部明確養殖龜鱉蛙可食用
3月4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通知》,明確中華鱉(甲魚種類)等大部分養殖龜鱉,以及牛蛙、美國青蛙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和國家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等名錄,按照水生物種管理,可養殖食用。
根據深圳條例的征求意見稿,依法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動物均可食用,這也意味著,中華鱉、牛蛙、美國青蛙等均屬可食范圍。
深圳禁食名單將不會超出國家規定范圍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條例自征求意見以來,社會各界反響巨大,僅公布的郵箱就收到郵件2000多封。此外,市人大常委會還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征求意見建議。
據介紹,經過多輪討論,此次立法確立一個原則就是,可食“白名單”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為准。禁食動物的名單將不會超過國家規定的范圍。立法創新更多體現在法律責任的明確等方面。
“該禁食的必須禁,該鬆綁的絕不能‘一刀切’。”有法律界人士表示,任何“最嚴管控”,都該依法依規而行。將甲魚、牛蛙等列入可食范圍,正是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治理態度和法治思維。(記者 李舒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