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深圳市諾峰光電設備有限公司口罩機總裝車間。 王星攝
3月18日,深圳市諾峰光電設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組裝調試口罩機。 王星攝
人民網深圳3月20日電(呂紹剛、王星)原本40多萬元的口罩機,竟然賣到160萬元?近日,位於深圳市龍華區的諾峰光電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峰光電”)被質疑在口罩機銷售過程中,存在訂單大量拖延、競拍銷售、倒賣口罩機等行為。
3月18日,諾峰光電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訂單延期主要原因是對產能預計過高,而媒體報道所指的“競拍銷售”,實則為公司員工的內部交流。同時,倒賣口罩機的員工已被該公司辭退。
目前,深圳市場監管部門已對該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質疑:大量拖延交付口罩機訂單
回應:對產能預估過高 設備調試需大量時間
諾峰光電位於深圳市龍華區觀瀾工業園,成立於2013年。其主營產品為玻璃面板、觸摸屏、液晶模組等光電顯示設備,現有員工1000多人,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此次疫情防控期間,為滿足復工復產對口罩的需求,諾峰光電投入力量,對新型“一拖二”口罩機進行轉產研制。該項目2月中旬立項,首台樣機於3月1日出廠。
諾峰光電總經辦副總經理張國慶介紹,傳統口罩機產能為3萬片/天,而諾峰研制的口罩機,最大產能可達到12萬片/天,因此引起許多企業的關注。在口罩機研發階段,銷售團隊已經簽下不少訂單。
“當時我們預計每天可以生產口罩機20台左右。”張國慶說,制造業企業往往都是“以銷定產”。口罩機還沒生產,公司就已經簽下數百台的合同。“量產后才發現,生產雖簡單,設備調試卻需要大量的時間。”
諾峰光電一位技術負責人表示,口罩機走下生產線后,最快也需要4名工程師進行12個小時調試,才能正常運轉。由於口罩機並非諾峰光電的主業,技術、人才儲備都有所不足,導致工期大大延長。“生產初期,公司每天實際產量隻有七八台左右。”
“對產能預估過高是導致訂單大量延期的主要原因。”張國慶介紹,截至3月13日,諾峰光電共接到訂單470台,已履行交貨94台,其中包含政府調配的60台。余下的訂單尚在處理中。
質疑:競拍銷售將口罩機炒至天價
回應:報價為內部交流 倒賣設備者已被辭退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諾峰光電通過競拍銷售的形式,將原本40多萬元一台的口罩機,炒至160萬元的天價。對此,該公司回應稱,“競拍銷售”實際為內部員工交流市場行情,網傳的160萬元訂單合同也並未履行。
2月29日晚,諾峰光電研發的首台口罩機樣機完成調試工作,即將出廠。該公司銷售人員將潛在客戶的報價,發布在內部工作群中,當晚最高報價為180萬元。
“這是銷售團隊對市場報價進行摸底,並無外部人員,也不是競拍銷售。”張國慶介紹,當時福建暉英紙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就在公司,並表示願以160萬元的價格購買這台設備。隨后,暉英紙業把貨款打入諾峰光電賬戶,雙方簽訂設備銷售合同。
3月1日,深圳市政府提出,諾峰光電生產的前100台口罩機,須由政府進行統一調配,以滿足全市復工復產的口罩需求。由於無法完成出貨,諾峰光電與暉英紙業經協商解除合約,並於3月6日將160萬元貨款全部退回。
同時,諾峰光電財務總監盤紅奕也坦言,該公司的確存在內部員工利用職務便利,以“自買自賣”的方式,倒賣口罩機牟利的情況。該名員工已於3月1日被辭退。“由於內部管理不善,給客戶、政府、公眾造成困擾,公司對此表示深深的歉意。”
質疑:毀約60萬元以下合同囤貨抬價
回應:取消合同因產能不足 將全力完成交付
根據媒體報道,有客戶接到諾峰光電銷售人員通知,稱該公司將對“低於60萬元含稅價(含60萬元)的訂單,一律退款處理”,涉嫌囤貨抬價、擾亂市場秩序。
對此,諾峰光電相關負責人表示,退款並非為了囤貨抬價,而是由於產能不足無法按時交付。
“我們不僅退了低於60萬元的單,100多萬的單也退了。”張國慶介紹,該公司前期簽訂的訂單從40萬元到100多萬元的都有。受疫情影響,口罩機制造所需的零部件、人工都大幅上漲。“那些低價訂單,我們公司肯定都是虧損的。”
據悉,目前諾峰光電已對口罩機設立85萬元的統一指導價,以規范銷售行為。已簽合同低於85萬元的,將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價高於85萬元的,超出部分將退還。
諾峰光電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現已停止接收新訂單,將全力完成現有訂單交付。“我們將優先滿足疫情嚴重地區的需求。重點區域外的客戶,將根據產能,按照合同的先后順序發貨。”張國慶說。
諾峰光電對口罩機的定價是否合理?在生產、銷售過程中是否存在違法行為?深圳市市場稽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口罩機屬於一般商品,如果在平時,生產企業有自主定價權。“但疫情防控期間,諾峰光電及公司內部人員是否存在哄抬價格、倒賣口罩機和擾亂生產秩序等問題,我們還在調查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