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正在全力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鹽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4.25億元,同比增長4%,增速全市第二。值得一提的是,鹽田是今年兩個季度以來深圳市唯一保持GDP連續正增長的行政區。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不僅顯示了鹽田后勁十足的發展動能,也釋放出穩中向好的積極信號。其中,城市更新大項目功不可沒,成為轄區經濟穩中向好的“助推劑”。
一直以來,鹽田區在深圳人的心目中都是“綠水青山小而精”的印象。如今,在繼承已有生態優勢的基礎之上,鹽田提出了“產業興鹽”的發展口號,希冀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是對鹽田既有發展思路的重要調整,也是著眼於鹽田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抉擇。
面對建設用地匱乏、空間承載力臨近極限等問題,城市更新成為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去年以來,鹽田區舉全區之力推進城市更新工作,開展了《鹽田區城市更新統籌規劃研究》課題,提出統籌更新資源、助力產業興鹽、統籌土地移交、保障公共利益,統籌空間設計,提升城區品質等城市更新工作思路與要求。
“圍繞‘產業興鹽’目標,鹽田區從頂層設計對‘山、海、城’進行了全方位規劃,通過空間騰挪、城市更新解決土地空間緊缺的發展瓶頸,吸引創新型產業和人才。”鹽田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劉丹介紹,在山上,規劃建設有69公裡的‘半山公園帶’﹔城市空間方面,田心工業區升級改造、鹽田港東港區等,幾乎是在原有基礎上推倒重建﹔海洋城市建設方面,大梅沙海濱公園整體升級改造、小梅沙片區整體更新改造也正在加速推進。
作為深圳市首個旅游類拆除重建的城市更新項目,廣受關注的小梅沙整體改造項目日前已向國際開展建筑方案設計招標,並確定了優勝方案。方案顯示,未來的小梅沙將成為集旅、居、業於一體的世界級都市型濱海旅游度假區,是深圳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承載區域。
除了規劃提升現有產業用地外,在拓展產業空間方面,鹽田還進行了全方位的空間騰挪。據鹽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當前正在推進和研究的城市更新項目超過40個,可釋放土地資源265公頃,可釋放建筑空間1000萬平方米。就產業空間總體情況而言,鹽田區通過城市更新預計可提供5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
鹽田區發改局局長劉丹表示,目前,鹽田區這些改造、釋放的空間加起來,約等於“再造一個新鹽田”。今年年底到明年,城區就能看到顯著變化,未來五到十年,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隨著轄區重大項目加快推進、交通樞紐日趨完善,加上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實到位,下半年經濟將走得更有速度、更高質量、更加穩健。”在劉丹看來,一系列積極向好的變化都預示著,鹽田將會延續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未來可期。(記者 黃順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