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碧道大圍沙河工業園步行街夜景。
老人小孩休閑玩耍、企業員工兩三成群聚會聊天、居民吹拉琴聲悅悅入耳、沿街商鋪煥然一新正招商引資…… 華燈初上,在深圳市茅洲河碧道大圍沙河工業園步行街上,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演繹了茅洲河畔碧道上的“燈火人間”。
這是記者近日晚上實地探訪茅洲河碧道光明段建設的真實寫照。
茅洲河碧道大圍沙河工業園步行街位於光明區馬田街道新庄社區。該步行街從周家大道橋起至將富路橋,約600米。“此前這裡雜草叢生人流稀少,經過改造提升成碧道步行街后,已成為方圓數萬名居民及工業園員工休閑游玩新去處。按照規劃,該步行街旁近30個商鋪將引進休閑餐飲,打造成大圍沙河濱水商業街區。”新庄社區黨委書記麥志強告訴記者。
茅洲河碧道大圍沙河工業園是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項目(光明段)建設中一個重要節點。光明區建筑工務署工程師向記者介紹,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項目(光明段)全長6.8公裡,起點於周家大道,終點於白沙坑水,建設范圍以茅洲河為主線,沿河景觀提升,增加服務配套措施,新建3座人行橋,濱江建筑立面改造,重點打造大圍沙河工業園濱水商業提升、濱海明珠工業園區產城提升、左岸科技公園景觀節點、李鬆蓢歷史文化街區、南光高速橋下運動景觀節點等。項目於今年4月初開工,7月底基本完工,現對外開放。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光明區全力推進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項目(光明段)建設。據了解,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項目(光明段)建設范圍以茅洲河為主線,以沿線路網與現狀空間結構為基礎,向河道兩側各延伸500——1000米,沿河岸重要景點組織成參觀休閑線,形成串聯兩岸的魅力動線。該項目建設分為5個節點和6條線路。5個節點包括南光高速橋下運動公園、西田休閑公園、左岸科技公園、濱海明珠工業園及大圍沙河工業園。6條線路包括沿線建筑立面改造、河堤路、濱河東路、濱河西路、沿線景觀標准段、沿線舊橋景觀提升。
記者沿著碧道從大圍沙河工業園區往左岸科技公園方向行走看到,碧道上整潔干淨,碧道兩旁的5G智慧路燈照亮整個茅洲河畔,香樟樹、白茅等綠化植被美化整個茅洲河沿岸。碧道每個節點還設置了多個觀景台以及下坡道,方便居民欣賞茅洲河美景。
“前兩年,茅洲河兩岸荒草叢生,晚上漆黑居民都不敢前來,茅洲河經過生態治理后,空氣變好了,碧道變靚了,來往的行人增多了。”在碧道上慢跑的陳先生告訴記者。
茅洲河碧道試點段的建設是落實深圳“水污染治理成效鞏固管理提升年”部署的生態工程。光明區以碧道建設為抓手,加快濱水空間建設,將舊工業廠房改造成水文化展示館,將水質淨化廠改造成生態環境教育基地,以碧道為紐帶串珠成鏈,推動城市空間布局優化、沿岸騰籠換鳥和產業轉型升級。
記者獲悉,在碧道試點段建設上,除了將大圍沙河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商業街區外,還將濱海明珠工業園改造升級為深圳理工大學過渡校區。作為碧道試點段亮點之一,集科技展覽和生態體驗功能於一體的左岸雙線科技公園也基本完工。這些工程的完工投入使用,將成為助推茅洲河兩岸高質量發展的“黃金帶”“活力廊”。(記者 關萬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