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拍攝日出的市民剪影。
2020年12月31日6時,深圳晚報記者和梧桐山風景區山頂站片長梁國強(中)頂著寒潮,登上大梧桐。
2020年12月31日清晨登山感受寒潮的深圳市登山協會成員。
2020年12月31日清晨登山的市民。
2020年12月31日6時,大梧桐山頂氣溫已降至0℃以下。
“跨年寒潮”如期而至,即便身在常年濕熱的深圳,此次也讓廣大市民結實地感受了一下冬天的“誠意”。按以往情況預計,受如此猛烈的寒潮影響,大梧桐山頂等高地會出現霜(冰)凍的現象,於是,深晚記者一行決定夜登梧桐山,一探究竟。
2020年12月31日5時,深晚記者一行驅車來到梧桐山風景區山頂站,與梧桐山風景區山頂站片長梁國強匯合。“山頂站的車一早就被凍住了,打不著火。”著一身黑色沖鋒衣的梁國強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他打著手電向深晚記者展示了溫度計,指針直指1℃,比之山腳,直降5℃。
車繼續沿著彎曲的盤山公路蜿蜒而上。問起備受期待的霜凍,梁國強不敢下定論,“今天沒霧,風又大,不好說。”山路十八彎,深晚記者的心也跟隨山路轉折時忐忑。5時30分,車至大梧桐廣場,距離登頂還剩下最后一段全長1184米的好漢坡,深晚記者一行跟著梁國強,按照日常巡山的步行慣例拾級而上。一路上,月黑風高,空氣干燥,路邊見不到半點冰霜的影子。越往山頂,風勢愈猛,刺骨的寒風狂嘯,搖撼著山路邊的樹枝,吹得人搖搖欲墜,即使深晚記者一行從頭到腳全副武裝,氣溫仍以身體可感知的速度下降。攀行40分鐘后,寬闊的山頂出現在眼前,一覽無余,也讓人在頃刻明白,此行與冰霜無緣。
“現在是零下2℃,是記錄到的深圳今年以來最低溫度。”或許是早已習慣了日常巡山的工作強度,梁國強精神依舊抖擻,“氣溫驟降,加上大風,我們巡山速度會比平常慢三分之一,要盡量保持不出汗,以防感冒。”話音剛落,梁國強就一頭扎進了山林草木中,查看是否有露宿的游客,並記錄丁香、杜鵑等花木的綻放情況。
“凍住了!凍住了!”就在此時,不遠處傳來一陣興奮的歡呼,深晚記者前往查看,一群攝影愛好者正在等待日出,因為寒冷,手和臉凍得通紅,攝影器材也都凍得“反應遲鈍”。
寒風凜冽,但絲毫沒有擋住深圳人的步伐。臨近7時,登頂的市民漸漸增多,天色也逐漸亮了起來。“太美了!”7時整,迎著人群的歡呼,太陽從水天一線一躍而出,剎那間,萬道紅裡透金的光芒撒向大鵬灣,驅散了海面上的一片白茫,蔚藍的海面上金波閃爍,讓人不經感嘆“高山觀日出,才得其壯闊”。
在歡呼的人群中,有一支8人隊伍格外顯眼,他們是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的成員。“我們特地看了天氣預報,准備在今天最冷的時候來梧桐‘尋冰’。雖然沒有看到冰,但看到日出的那一刻,太幸福了,頂風冒寒爬山的艱辛瞬間被拋諸腦后。美麗的風景都是在艱難的跋涉之后,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但我們相信2021年會更好。”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曹峻激動地說。
太陽逐漸升起,溫暖的陽光照在每一個人臉上,紅扑扑又暖洋洋。這是深圳冬日裡平凡又不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樹葉已經落下,南方的樹葉還留在枝頭,2020年最后的一頁日歷終將撕去,嶄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寒冬已至,新春可期。2020年最后一天的朝陽正在把希望和幸福充盈在每個人的心中,讓不斷前行的力量澎湃生長。
相關鏈接
2020年12月30日19時至31日8時全市最低溫數據
截至2020年12月31日8時,全市陸地站最低氣溫3.6℃,出現在坪山區碧嶺街道沙湖站﹔高山(高地)站最低氣溫-2.7℃,出現在羅湖區東湖街道大梧桐站﹔全市所有209個氣溫站最低氣溫均在10℃以下,有47個站最低氣溫5℃以下﹔其中鹽田港站最低氣溫6.2℃、南澳漁港最低氣溫6.2℃、蓮花山站最低氣溫6℃、光明站最低氣溫5℃、黃閣坑站最低氣溫5℃、公明站最低氣溫5.4℃。基本站最低氣溫6.3℃,歷史同期(12月31日至1月3日)排名第11低,為2014年以來同期最冷。相比12月29日,全市最低氣溫48小時降溫幅度普遍在10℃以上,大梧桐站降溫幅度最大,達到14.6℃,基本站降溫幅度10.9℃。
此次寒潮是2016年1月以來最強大風降溫過程,具有“冷暖急轉、降溫劇烈、大風寒冷持續時間長、晴冷干燥”的特征。
記者 周婉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