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深圳頻道

一起追尋羅湖的“紅色足跡”

2021年06月25日16:56  來源:見圳客戶端
 
原標題:一起追尋羅湖的“紅色足跡”

  從浩渺煙波的深圳水庫,到橫跨兩岸的羅湖橋﹔從矗立CBD的國貿大廈,到隱於鬧市的東江游擊隊指揮部﹔從古色古香的思月書院,到高樓鱗次櫛比的漁民村﹔從村庄裡的烈士紀念館,到公園門前的血戰遺址。在深圳羅湖,這些地方竟藏著珍貴的“紅色寶藏”。

  記者了解到,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傳承革命精神,續寫春天故事,羅湖推出8個“紅色打卡點”,供市民線上線下打卡。一起來跟隨記者腳步,追尋羅湖的紅色足跡。

  鬧市中的東江游擊隊指揮部舊址

  東江游擊隊指揮部舊址位於羅湖區東門街道南慶街13號,建於民國時期,原為“鴻安酒家”,由廣東人何華益創辦,1996年按原樣重修。

  1938年10月,日寇進犯廣東,華南抗戰打響。11月底,新四軍軍長葉挺在中共廣東省委的指示下,接受國民黨委任,於深圳鎮鴻安酒家組建東路總指揮部,負責進行深圳乃至東江地區的抗日斗爭。他還親自前往香港,動員海外華僑為抗戰大業貢獻力量。

  12月底,因形勢發生變化,中共中央推動葉挺重返新四軍擔任軍長,該指揮部遂自行撤銷。葉挺在深圳地區駐留一個月開展的抗日活動,為深圳乃至華南地區抗日武裝力量的整合與建立產生深遠影響,“鴻安酒家”便是這段歷史的見証。1983年5月3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經過改造提升,2017年12月28日重新對外開放。

  古色古香的思月書院

  省港大罷工工人接待站舊址位於羅湖區東門街道南慶街22號,佔地面積約228平方米。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原為水貝、湖貝、向西三村張姓族人為紀念先人“張思月”而建的一所私塾,至今有300余年歷史。

  1925年6月,省港大罷工爆發。黨領導下的農民運動蓬勃開展的深圳地區,成為廣州與香港工人運動的聯絡點和第二戰場。遵照中共廣東區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指示,於6月19日在深圳墟(今東門老街)南慶街22號思月書院,設罷工工人接待站。接待站每日接待上省者數百人,備辦茶粥,歡迎工友,運轉了1年4個月,直到省港大罷工結束。

  1988年7月27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東門老街區升級改造,思月書院由原址遷至“老街風貌街區”,建筑為三間兩進,基本保留原建風格,是我市省港大罷工遺跡中保存較好的一處實體建筑。

  在村庄裡的梁金生烈士紀念館

  梁金生烈士紀念館位於羅湖區東曉街道草埔新屋嚇139號股份公司辦公大樓二樓,於2009年開館。2014年8月,深圳市史志辦批准紀念館為“深圳黨史教育基地”。

  梁金生,1906年出生於越南東川,祖籍廣東深圳布吉草埔新屋嚇村。1915年回國,后到香港求學,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到廣西,曾擔任中共南寧黨支部書記,開展地下工作。

  1937年中國抗戰全面爆發,受中共南方臨時委員會委派,梁金生回到家鄉草埔從事抗日救亡工作,他創辦草埔民族中學,所培養的許多年輕人后來成為東江抗日游擊隊骨干力量,為廣東省的抗日戰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38年底赴延安學習,先后擔任延安光華制藥廠廠長,邊區保育小學校長兼黨委書記等重要職務。

  1946年,在支援越南人民的解放運動中不幸犧牲。1983年,梁金生被國家民政部批准為革命烈士。

  仙湖植物園門前的血戰遺址

  坳下村血戰遺址位於羅湖區蓮塘街道小桔櫚山西側,今仙湖植物園內、仙湖山庄所在地。坳下村血戰是東縱27場知名戰役中最為慘烈的一場。

  1943年2月,國民黨偽軍第三次向鹽田進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惠陽大隊主力向三洲田方向轉移,留下特派員王慕率領第二小隊深入到坳下村,開展敵后活動。2月18日,第二小隊派1個班運糧,另2個班在坳下村后山窩休息。

  由於坳下村偽保長向敵人告密,當天下午3時,駐深圳鎮和沙頭角日軍出動數百人,三面包圍坳下村后山,切斷第二小隊2個班退向小梧桐山的通道。游擊隊與日軍展開激戰。由於敵眾我寡,包括特派員王慕在內的20多位同志全部壯烈犧牲。

  浩渺煙波的深圳水庫

  深圳水庫集水面積6萬平方米,庫容4577萬立方米,是供應深圳及香港兩地的水源。1959年11月動工興建,1960年3月竣工,1961年2月正式向香港供水。

  1963年,中央撥出專款3800萬元,以11個月高速建成東深供水工程,北起東莞橋頭鎮,南至深圳水庫,1965年3月1日,東深供水工程啟用,香港長期缺水的窘境得到歷史性改變。60年來,東深供水工程從未中斷,水質一直穩定保持在優於國家Ⅱ級水源標准以上,累計供水量約540多億立方米,其中對港供水超過260億立方米,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深莞地區跨越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

  勇立潮頭的漁民村

  漁民村位於羅湖區南湖街道,與香港隔河相望,總面積0.25平方公裡。漁民村是深圳特區的敘事起點,它的發展史也是深圳特區改革開放40年輝煌成就的縮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有力証明。

  這裡不僅是全國首個“萬元戶村”,率先改制成立了第一批村辦股份公司,也是“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范。2019年以來,羅湖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按照“標准+質量+示范”的思路,探索超大型城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新路子,在漁民村所在的漁邨社區開展先行探索,助力漁邨社區從“物質小康”到“精神小康”。

  如今的漁民村,文化長廊、村史館、漁民村文化廣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處處展現著先行示范社區創建的成效,寄寓著漁村人傳承漁民村精神、勇立時代潮頭的志向和追求。

  “三天一層樓”的國貿大廈

  國貿大廈位於羅湖區南湖街道人民南路與嘉賓路交點東北側,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1985年底竣工時,160米的國貿大廈是中國當時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國建成最早的綜合性超高層樓宇,素有“中華第一高樓”的美稱。

  大廈以三天一層樓的速度建成,成為享譽中外的“深圳速度”的象征。1992年1月,鄧小平同志到國貿大廈參觀,充分肯定了深圳在改革開放和建設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績。鄧小平說:“她是誕生‘神話’的地方,她的‘矗立’本身就是神話。”

  2021年,國貿大廈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2006年6月,榮獲“深圳改革開放十大歷史性建筑”稱號。2020年9月1日開館的歷史陳列館以國貿大廈為原點,全方位展示深圳改革開放歷史進程,貼近深圳城市發展歷史,還原史實。

  跨越歷史長河的羅湖橋

  羅湖橋橫跨於深圳河上,聯結深圳站與香港九龍站。華羅庚、鄧稼先、錢學森、李四光等人均由此橋入境。明清時羅湖橋為石板橋及木橋。

  1907年,《廣九鐵路借款合同》在北京簽訂,中、英雙方商定,以羅湖橋中孔第二節為界,分為中、英兩段。1911年,廣九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典禮在羅湖橋舉行,中、英兩段鐵路在羅湖橋接軌聯通。此后幾十年間,羅湖橋成為連接香港和內地的唯一通道和交通樞紐,人流、物流從這裡通達全國、走向世界。

  1985年羅湖口岸聯檢大樓啟用,羅湖橋旁立起一座高28.4米、長61米、寬9.6米的雙層人行橋﹔2003年,由於防洪標准過低,羅湖橋被分段拆除,作為文物復建於香港新界。新建鐵路橋拓寬了40米。羅湖橋見証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見証了香港回歸祖國的過程,是跨越歷史長河的百年大橋。(來源: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

(責編:張晨牧、李語)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